輔導員作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更是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媒介和橋梁,謹記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人才培養(yǎng)的使命,我們更應時刻加強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對此每周部門會召開一次學習例會,每次的受講內(nèi)容各不相同但我們都非常受益匪淺,尤其是此次的“談心談話”為主題的學習會,接下來分享下我學習的心得體會。
此次“談心談話”學習會,共有四道題,四位老師代表,在模擬“談心談話”場景,我們各位老師認真解答,氣氛熱烈,不時有鼓掌聲響起,在各位老師代表分享結(jié)束后,部門領導杜老師對談心談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感悟頗深的是第一題和最后一題,第一題是孫榮榮同學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獲得今年的國家助學金。同學們反映她在拿到助學金后買了款新手機。而孫榮榮本人聲稱自己在獲得助學金之后,在生活和學習費用外有些結(jié)余,猶豫了好久才買了這款手機。作為輔導員的你該如何與他交談?對于此類問題我們輔導員應該是常會遇見的,一般我們都會把這個學生叫過來,直接了解情況是否屬實,往往沒有考慮到后期學生的心理影響,其實對于貧苦家庭的學生來說,自尊心會更敏感,沒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杜老師在提到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切記不可激化同學們的矛盾,不可直截了當?shù)脑儐,而是迂回婉轉(zhuǎn)從其他角度切入,從而調(diào)查清楚事實真相。當代95后的學生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心理脆弱,彼此不信任,所以我們在處理此類事件時應全方面考慮,尤其在評審完獎助學后做好“善后”工作,召開相關主題班會,給同學們講清評審制度及評審過程,公布民名單,并強調(diào)有異議同學可及時反映,切不可下面妄自評斷別人的的家庭情況,同時教育引導同學們珍惜在一起的四年的時光等等。最后一題是大四畢業(yè)季,同學們都忙著找工作簽協(xié)議,可小張并不像別的同學那樣積極。輔導員找他談話,他說不是單位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單位,何況就業(yè)與否是自己的事,老師反復催促不就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嗎?現(xiàn)在國家鼓勵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他準備畢業(yè)后去創(chuàng)業(yè)。假如你是小張的輔導員,你該如何跟他談?,在這題中,我們老師代表認真詳細解答學生代表的問題,但是也犯了我們輔導員一個通病,全程都在勸告該同學及時就業(yè),杜老師點評道,其實在談話中我們老師應該多聆聽學生的想法,對于學生的想法給出意見,我們不能只是說服學生,而是說“動”學生的心,達到共情教育,對于這個問題,簡談下我的解決的思路首先了解不去找工作原因,并對他心中以為老師反復催促只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進行解疑,其次詢問他對于應屆和往屆就業(yè)的區(qū)別及其倆者的優(yōu)劣,接著對于就業(yè)他有什么具體想法,有如何規(guī)劃,傾聽他的想法,若該同學是真心想創(chuàng)業(yè),給予創(chuàng)業(yè)的指導意見,現(xiàn)在國家大力支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并會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不論做哪個選擇,作為老師都是支持的等。其實對于解決管理工作中諸多的談心談話,我們多半流于公式化的解決,缺乏思考,我很贊同杜老師說的一句話,多傾聽,用心去感受學生當時的情緒,尋找出真正的問題的所在,如何高質(zhì)量的談心談話,我們還需探索學習,我們相信我的小伙伴同事們也會積極的摸索前進,提高我們的業(yè)務能力。對于此次的學習會,我收獲頗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絕不能“閉門造車”,而要去多交流,多和同伴討論管理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忘育人初心,堅持育人導向,追趕優(yōu)秀,奮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