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一定要讀原書,看古注。
首先有助于正確深入學習,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人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大家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讀論語就要讀的透徹,簡單的舉個例子:學而優(yōu)則仕,我們正常理解為學的好就可以去做官。但是我們只是片面的理解,沒有通過上下文聯(lián)系來理解這句話,甚至注解都沒看。古注以及學者注解,優(yōu)有著行有余力的意思,這樣理解互不矛盾,再看古注也是一樣的意思。我們只有高質(zhì)量的完成工作的同時,兼顧完善相關工作,要做到眼中有事可做。這就和讀論語一樣,我們深入的去了解,去完成,才能真正的將一件事做到最好。
其次就是讀論語不能望文生義,如論語中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就字面意思可能會有會曲解,聯(lián)系古注,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也是對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描寫。招生中志愿填報各省情況都不一樣,實行的錄取原則也是不一樣,就平行志愿,梯度志愿很多考生家長不是很理解,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舉簡單例子進行講解,對于理解也還是困難,因此我們在做事中既要做到聯(lián)系實際,更要切合實際的完成,不能片面的看待問題。
再次讀論語原書可以了解原文意思在后代的變化。時代在變遷,人的思想也會改變,但是知識的力量亙古不變,與上述如出一轍,我們讀書要聯(lián)系的去讀,不是簡簡單的理解字面意思,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或者讀書皆為一般,認真、奮進、踏實。
最后便是注解紛雜,可以有自己的見解,這并不是隨意的杜撰,根據(jù)前人的注解,加之自己對文章深刻理解,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活到老學到老,在學中做,做中學。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后人的借鑒。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nèi)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