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什么好怕的,如果死我想死在冰川上。”這句話,出自新中國第一代杰出地質地貌學家崔之久之口。與冰川相伴大半生的他,耄耋之年最想念的,還是那片潔白無瑕的冰川。這句話讓我感動,一個古稀老人,依然那么熱愛自己的工作,鐘情于自己的事業(yè),一定要燃盡畢生的精力才肯罷手,我感動于這份執(zhí)著,感動于他這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這是我看第二季《朗讀者》時對朗讀者崔之久教授的感受。
崔之久,1933年出生,安徽宣城人,F年85歲高齡。改變他一生事業(yè)方向的是在他24歲時,參加了全國總工會組織的貢嘎山登山隊。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竺可楨教授送給他一本英國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著作,并在扉頁上寫道:“之久同志將去貢嘎山,贈此書以壯行”。崔教授說這是壯了他一輩子的一本書呀!
在經歷過貢嘎山的那次“死亡攀登”后,崔之久又在兩年后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攀登慕士塔格峰的隊伍。在攀登過程中,崔之久被冰川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深深吸引著 ,為了照相記錄不斷脫掉手套甚至忘記寒冷,直到嚴寒麻痹了他的神經。等回到北京時,才發(fā)現右手手指已經全部壞死。這次攀登不僅帶走了崔老右手的五根手指,還讓他患上了嚴重的雪盲后遺癥,稍受刺激就會淚流不止。當我在節(jié)目上看到崔教授的右手時,我的心很疼,這是怎樣的一種奉獻精神,這是對事業(yè)有多么的熱愛才會有這么深的專注和投入以至于付出身體和生命的代價都在所不惜!我深深的被他的事業(yè)情懷感動!
崔之久是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出的第一代杰出地質地貌學家。1957至1966年隨國家登山隊攀登我國西部眾多高山,對冰川冰緣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做了大量科考工作,作為我國研究現代冰川的先驅者而蜚聲國內地學界。他對于冰川的科學考察和相關論文有200多篇和多部著作。這就是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對工作的奉獻精神和事業(yè)情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年輕人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不要因為崗位的渺小而限制了自己努力上進的腳步,我們要學習這種堅韌不拔的事業(yè)情懷干好自己的工作!

崔之久做客朗讀者現場

崔之久教授工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