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叫《黨員干部要以回家吃飯為榮》,看完后我深有感觸。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幾乎很少有機會去飯店或者酒店吃飯,每頓飯都是媽媽做的粗茶淡飯。到了我上大學的時候,慢慢的出去吃飯的機會就多了,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外面飯店的飯好好吃,也經常和同學一起去下館子。過了幾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因為工作地點的關系我?guī)缀鹾苌僭诩页燥,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外面下館子。漸漸地,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厭倦了外面的飯,,不論是高檔酒店里的山珍海味,亦或是各種自助西餐、精美小炒、方便外賣等等,我覺得都不如家里的飯好吃。
其實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回家吃飯是對生活最本真的回歸,F(xiàn)在想來,還是小時候最幸福。吃一頓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后烹飪的家常菜就能讓我感到開心和滿足。在路上每每聞見隔壁鄰居家里飄散出來的飯香味兒,總有一種莫名的力量讓我加快了回家吃飯的腳步。
如今,在高壓力、快節(jié)奏、重結果的社會生活中,回家吃飯似乎正變得“物以稀為貴”。回家吃飯好像也變的越來越難。但是,無論再難,我們都要;丶页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頓飯、聊聊天,這樣既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也能調整好狀態(tài)為明日繁忙的工作蓄力而薄發(f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