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我不想去評說什么,也不想感慨什么,我只想說我們應該去學習什么!在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眾多血肉豐滿的人物中,最使我為之震撼的是韓子奇這個人。
當韓子奇接觸到玉碗的時候,他感到一陣清涼侵入他的手掌,傳遍他的全身,他像是觸到了遠離凡塵的星星、月亮,他覺得他在人世間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就是為了這一個美妙的瞬間,他感到了從未體味過的滿足、興奮和歡樂,他陶醉,他麻木,他忘記了身邊的一切,也忘記了他自己。從這里開始,韓子奇就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中了玉的“毒”。后來,他深知自己喜歡上了玉,愛上了玉,立志自己要獻身于迷人的玉器作,并且為此去努力了一生,去奮斗了一生。即使他自己的生命會陷入險境,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玉,視玉重于自己的性命。從韓子奇這里我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我們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明白自己的愛好興趣點在哪里,而后為之去奮斗、去努力,不管之后的路多么艱辛,我們將會為了它奮不顧身。
或許有人就會說,我們喜歡的事情未必我們能去從事,能接觸得到?這樣發(fā)問的人應該是很多的,就連我也曾這樣問過自己。說到這里,自然而然使我想起了《大學與大學史》中所講的三個意識——事業(yè)意識、職業(yè)意識和崗位意識。我們應多角度、多方位看待我們自己現(xiàn)實的處境,對于自己的工作我們必須要牢記崗位意識,對于自己以后的發(fā)展規(guī)劃要有職業(yè)意識,對于自己所熱衷的,應該抽時間去接觸、去盡力,也就是為它自己要有事業(yè)意識。當然了,三個意識應當同時存在。
若是已經(jīng)在為自己的事業(yè)奮斗的人,那么,韓子奇就是學習的楷模;若不是,也必須要牢記崗位意識,要明白自己是來做什么的,同時也應樹立職業(yè)意識,要學習韓子奇對待所做之事的那股認真勁和努力勁。
讓我們?yōu)樽约核龅氖氯ヅ^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