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是關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男籃的回憶。仔細看完后,很多的情緒涌上心頭。或是感慨歲月流逝,十年一瞬;或是懷念黃金一代,叱咤風云。但是沉下心來,久久不能散去的,還是一種熱愛,是對于這項運動的熱愛,更是對于這個國家的熱愛!
這支中國男籃,是我們球迷心中的最強國家隊,留在我記憶最深處的,是他們的責任、榮譽,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眾所周知,那個賽季的大姚,在NBA中受傷賽季報銷。醫(yī)生的建議是不能再參加奧運會了,否則密集的賽程會直接毀了他的職業(yè)生涯。但是,作為中國在美職籃的唯一一個超級球星,他環(huán)顧身邊的隊友:孫悅易建聯尚顯稚嫩,“小李飛刀”李楠狀態(tài)不再,“廣東群雄”無法盡快適應比賽節(jié)奏,王治郅也因為和教練的矛盾得不到重用。這是在咱們家門口的奧運會,這是幾代人的夢想,也是十幾億人的榮光!姚明態(tài)度堅決,打!一定要打!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幕幕的精彩:面對強大的美國隊,中國男籃氣吞山河無所畏懼。縱使實力差距很大,我們也敢于亮劍,敢于和他們戰(zhàn)斗到最后!面對那一屆奧運會的亞軍西班牙,中國男籃三軍用命。姚明說,今天我們走上球場去,把我們的一切交付給我們的祖國。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如同敲響的戰(zhàn)鼓激勵著每一個人。雖然我們的部分球員都不在最佳狀態(tài)上,雖然我們被分入史上最恐怖小組,雖然我們困難重重,但是最終我們打進了世界前八,這是中國男籃最好的成績!那一支中國男籃,就在五棵松的舞臺上燃燒,炸裂,在所有人驚訝的眼光中打出了一場場偉大的比賽。
在后來的采訪里,被問及中國男籃是如何在逆境里,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比賽時,姚明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就是情感,這就是責任,這就是愛國主義給你的激發(fā)。樸實的話語,道出其中的真諦。很多時候我們講愛國主義,高談闊論也好,平心靜氣也罷,但最終仿佛無法給它一個具體的定義。愛國主義不是一句話,不是一件事,它是一種根植于所有炎黃子孫內心深處的信仰和責任!遙想當年大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一生抵御外敵,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至今讀來仍是蕩氣回腸;追憶近代抗戰(zhàn)時期,吉鴻昌將軍高呼“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亦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放棄優(yōu)厚的待遇,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祖國,投入到國防建設中的大義,更是將國家利益視如個人生命,甚至超過生命?偟恼f來,愛國主義是要我們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要我們熱愛自己的國家,是要我們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計名利和生死。
十年一瞬,當時的情景已不再現,但當時的情感仍在發(fā)光發(fā)熱,它在不斷的豐富壯大,它化成一抹紅色,振奮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