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對于有良心之人,我們每個人都愿意與之交往,反之,我們則不愿意與之交往。我們老校長曾在《論做人》一文中提出了做人的四大原則,即“良心、責(zé)任、真誠、本分”,其中“良心”是排在第一位的,良心是做人的第一個基本原則,其后老校長還專門寫了《論良心》篇,而我第一次在《大學(xué)與大學(xué)史》中讀到《論做人》、《論良心》時就感觸頗深,今天參加部門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了《中華家訓(xùn)之楊家的傳承》,更是觸景生情,感觸深刻。
《楊家的傳承》中楊家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是:楊震的“四知”,即“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就是人不能昧著良心做事,即使沒有人看見,也會“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憑著良心做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愿意這樣做的,但是有時候因為太多的原因很多事情都會來挑戰(zhàn)這樣的底線,而這時能否堅守住“良心”的底線才是測驗一個人的關(guān)鍵時刻。日常工作中有時候就難免會遇到這樣一些人,希望我能放他一馬,允許他違反考勤考紀(jì),而這時每當(dāng)我堅持原則,選擇拒絕時,他就會說:“又沒人知道,你知,我知的,怎么就不行呢?”是的,的確沒有其他人知道,可是除了你我,還有天知、神知、我的良心知。我不能改變他人,我不能讓他人懷有這樣的僥幸心理,但我也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違反自己做人的底線,違背做人的根本,昧著良心去放他一馬。母校給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崗位,我深懷感恩之心,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堅守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母校對我的栽培。
良心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第一個基本原則,堅守良心的底線,認(rèn)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未來會怎樣,起碼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