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地探尋正義問題的著作,是柏拉圖于公元前五世紀以蘇格拉底與塞拉西馬庫斯、格勞孔、玻勒馬庫斯等人的辯論為內容,以對話體的形式寫成的著作。柏拉圖不僅是古希臘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独硐雵吠ㄆ杂懻撜x與非正義為中心,詳細探討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完整地闡明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正如 20 世紀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過程與實在》一書中指出:‘歐洲哲學傳統(tǒng)的最穩(wěn)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釋組成的。’這句話雖然有夸張之嫌,但卻在相當程度上肯定了柏拉圖在西方乃至在整個人類思想史上的地位。”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以對話的形式論述了政治、倫理道德、哲學、教育、文藝等方面的問題,并以理念論為基礎,確立了一個系統(tǒng)的理想國家方案。柏拉圖所謂的“理想國”,即是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柏拉圖的正義觀不僅為西方奠定了正義思想的理論基礎,也對我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在《理想國》開篇,柏拉圖就提出了“什么是正義”的命題,并且借蘇格拉底與眾人的辯論先后批駁了三種當時比較流行的正義觀。即凱發(fā)盧斯提出的正義觀:“有話實說,欠債還錢”;玻勒馬霍斯認為的正義觀:“正義是幫助朋友傷害敵人”;以及塞拉西馬庫斯“正義不是別的,就是強者的利益”的正義觀。隨后引出自己對正義的理解。
《理想國》,柏拉圖指出真正的正義就是“各司其職,各守其序,各盡其責”。這里指的正義既包括國家(城邦)的正義,也包括個人的正義,其中國家正義理論是柏拉圖正義理論的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