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學院做教師已經7年多了,那個剛從研究生緊張學習中脫身而出的我轉變身份,而今已經在自己熱愛的職業(yè)中奮斗多時?粗切┏瘹馀畈、意氣風發(fā)的青年才俊,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所向往和經歷過的大學教育。《大學》開篇第一句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所向往的大學教育,無非便是所求之“道”,所明之“德”吧。德與道,那到底明什么德呢?求什么“道”呢?
我想象中所向往的大學可能與電視劇中所構造有些不太一樣,但又與他們所描繪的大學生活有著相似的地方。如果有一種大學能夠使我選擇,我想一定是充滿理性與浪漫。理性在于充滿智慧的思辨,遨游于學海尋找自己喜歡的那顆珍珠。浪漫在于不負四年時光,盡情享受最美好的歲月賜予自己最美好的一切。
曾經也抱有十分功利的想法,大學就是學習技能,將來能混到一碗飯吃就足矣,大學期間可以兼職掙錢,參加實踐,以便將來能適應社會,現在回想起來幼稚至極。朋友一語破的:大學也就那么四年,一晃就過去了,畢業(yè)了一輩子都在工作賺錢,何必趕在這個時候呢?珍惜這或許是最后一次單純的校園時光,或許比做什么都重要。所以,年輕的同學們,請你們珍惜、認真對待在校園里的點點滴滴歲月與時光,圖書館里、綠草成蔭的樹林將記錄下你們勤奮學習的身影,這也是現代學子們刻苦奮斗的足跡。
教育的含義可能會在大學才真正的被了解到。一改初高中的束縛,有了自己相對更多的自由空間,可以將自己久久放不下的諸多疑問拋出,與良師益友相會與“未名湖”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潛移默化中,諄諄教誨注定會匯聚成涓涓細流,滋養(yǎng)那渴望知識的希望田野。
大學或許沒有那么復雜,也十分輕松,正如香港大學孫教授所說的那樣:“大學,就應該是早起吃點早餐;跑跑步;專業(yè)課認真聽;中午小睡一會兒;下午參加社團活動或打打籃球;晚上陪著喜歡的人散散步;或去自習室安靜地看看書……認識幾個好的不成樣子的朋友,鍛煉自己的身體,學精自己想要從事事業(yè)的專業(yè)知識……平淡地度過大學這幾年你就已經足夠優(yōu)秀了。”
如果說可以選擇一種方式來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那可能會是一幅畫,國畫或者油畫已經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以我的筆跡在這份向往已久的歲月畫布上,勾勒出最美的青春。畫的形式與顏色一定是有許多種并存,它們會在我向往已久的奮斗歲月里送出一份最美的郵件,將會填滿心中早已經等待許久的空白。我想在現代學院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一定能夠使我們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唯此才能不負那即將逝去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