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出現(xiàn)了大量的公交車讓座事件,本文通過一個案例,以及以美國法學家富勒對道德的劃分角度來對此事件進行簡要的分析。
事例:在西安14路公交車上,一孕婦在下車時給一位老人起身讓座,然而老人卻對其破口大罵,嫌孕婦讓她站了好幾站。當該女子向老人解釋自己是孕婦的時候,老人卻說:“你是孕婦咋了?我是老人,你就該讓座!”甚至在后來乘客勸說時候,老人又用方言爆粗口。
在這個事件中這位老人的行為是不對的,本人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說明原因。
首先,這位老人對道德規(guī)范的理解出現(xiàn)了錯誤。美國法學家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書中將道德分為義務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所謂義務的道德則是“從最低點出發(fā),它確立了可以使有序社會成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會達到其特定目標的一些規(guī)則,它會責備人們因其未能遵從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通俗的理解就是不遵守義務的道德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后果。結(jié)合社會中的道德規(guī)范,比如,公共空間禁止吸煙,如果有人違反、在公共場所吸煙則會危害到別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公共場所的環(huán)境。所以,以禁止等詞匯作為開頭的道德規(guī)范內(nèi)容應該是屬于義務的道德。而愿望的道德是“高尚的道德,是以人類所能達致的最高境界作為出發(fā)點,是對內(nèi)心美好的一種高層次的追求”。也就是說不遵守愿望的道德不會對社會造成直接危害,而如果遵守愿望的道德在幫助到他人的同時也是個人高尚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比如我們提倡奉獻愛心、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應該屬于愿望的道德。因此,義務的道德是必須每人都遵守,而愿望的道德則因人而異,F(xiàn)在回到讓座事件,公交車讓座屬于愿望的道德,大家花錢坐公交默認的就是先來后到的規(guī)則,所以當女孩沒有讓座你可以說她道德不高尚,但這位老人不應該對她破口大罵。
其次,公交車提倡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位,而這位老人卻對孕婦說:“你是孕婦咋了?我是老人,你就該讓座!”老人只看到了自己老,卻沒有看到弱、病、殘、孕,所以這是老人道德素質(zhì)低下的體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