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電影,能歷時30年,再度觀看,能讓人仍無比震撼的,非《泰坦尼克號》莫屬。這部詹姆斯·卡梅隆指導的大片,堪稱愛情中的經典,電影中的經典,以至于后來的愛情電影,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此部影片,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電影歌曲、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等11項大獎,這就是一部影史神話。
經過工業(yè)革命的歐洲,經濟發(fā)達,但20世紀初貧富階級已經基本固化,美國作為新大陸,經濟才剛剛起步,吸引著歐洲大批的移民前去淘金,高層人士希望去那里開發(fā)資源,掠奪財富,中下層平民更希望去那里能實現夢想,改變命運,所以歐美之間往來不斷,促進著航運的發(fā)展。1912年的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的客運郵輪,沒有之一,長270米,寬28米,重達46000噸,內部裝修極盡奢華。于4月10日在英國的南安普敦港海洋碼頭啟程,欲經大西洋駛往美國紐約。
貴族千金露絲與母親及未婚夫坐上了頭等艙,與此同時,窮畫家杰克在碼頭的一場賭博中贏得了下等艙的船票。露絲雖為名媛,但厭倦了上流社會虛偽的生活,不愿嫁給毫無愛意的未婚夫,覺得生無可戀,打算投海自盡,但被放蕩不羈的杰克救起。一見鐘情,美麗活潑的露絲與英俊開朗的杰克,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但好景不長,4月14日晚,突如其來的冰山撞上了這艘巨輪,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葬身于大西洋底,杰克和露絲也陰陽兩隔,天人永離?梢娺@是一部講述勇氣、信念、愛情的偉大電影。
在影片中,杰克帶露絲走向船頭甲板,告訴她閉上雙眼,伸開雙臂,便能享受飛翔一般的感覺,接著當露絲鼓足勇氣,睜開雙眼,伸開雙臂時,一望無際的大海盡收眼底,而身后則是自己的心愛之人,兩人熱情擁吻,同時配以濃郁的愛爾蘭錫哨與風笛作為背景音樂,席琳·迪翁傾情演唱我心依舊,將這一幕影音成為泰坦尼克號永恒的經典,也成為影史永恒的經典。
黑夜這一切看似都那么平常,其實越是正常就越不正常,就像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樣,最安全的地方通常也是最危險的地方。這艘巨型郵輪在首航中,遭遇滅頂之災。
作為海航,望遠鏡必不可少,但是船員未能找到望遠鏡,因為當時船上唯一的一副雙筒望遠鏡被一個海員鎖在了柜子里,而那位保管柜子鑰匙的海員最后并沒有上船,也忘了歸還鑰匙,瞭望員便不得不用肉眼觀測。另外,如果有風的話,海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鱗光,瞭望員肉眼觀測也能及時發(fā)現。同時,船長雖然經驗豐富,但是他覺得這是一艘代表著當時頂尖技術的郵輪,自信滿滿,命令郵輪全速前進,想要提前到達目的地,好大喜功。當時又是黑夜,瞭望員無望遠鏡,視線受限,發(fā)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時,迅速發(fā)出警告。但那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暗藏著巨大的山體,當時離冰山其實已不到400米遠,全速前進的郵輪與冰山相撞,時間可謂轉瞬即到。與此同時,船長下令所有引擎減速,左滿舵轉彎,以圖避免相撞,但是其為一個致命的錯誤,就在他下令37秒后,泰坦尼克號因為船體太大且船舵太小,前進速度又太快而無法及時停止前進和轉向,船體相對薄弱的側面朝冰山撞去。如果是全速前進,用相對較堅硬的船頭正面撞擊冰山,損失會小很多。但是,現實沒有那么多的如果。由于側面遭受劇烈的撞擊,船頭鉚釘松動,防水隔板裂開,海水源源不斷地涌入。在隨后的160分鐘里,泰坦尼克號完全沉沒。
這艘泰坦尼克號巨輪,號稱就連上帝都無法將其沉沒的巨輪,沉沒了,是天災,是人禍,亦或是一種宿命。電影沒有討論,也無法討論,有的只是無盡地將影音畫面呈現出來,留給觀眾無盡的體會。
在決絕的沉船場面中,面臨生離死別之時,背景音樂再次響起,音樂在整部影片中一共出現10余次,但每一次出現的方式都略有不同,以表達不同的情感,烘托不同的事件,渲染不同的氣氛,傳遞不同的感動。歌曲的旋律,起初平緩,然后激昂,接著纏綿,再到高潮,直到最后蕩氣回腸的悲劇收尾。曲調婉轉、悠揚、凄美,影音結合堪稱天衣無縫。這部經典的電影造就了這首精彩的配樂,這首精彩的配樂成就了這部經典的電影。
當百歲的露絲站在科考船上時,也就是在當年泰坦尼克號沉船的正上方,她將這顆保留了84年的項鏈,海洋之心,拋了下去,如此釋然。這是一種融合了情感與自由的終極釋放,代表著自己下去和杰克相依相偎,穿越了84年的時間,兩顆心在空間上又緊緊地守護在了一起,令人唏噓不已。
影片的最后,年邁的露絲午夜夢回,一個長鏡頭穿越時空,走過大庭,搖上扶梯,站在鐘表前的杰克轉過身來,對心愛的露絲,伸開右臂,莞爾一笑,恍如昨日--音樂響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畫面定格,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