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部電視劇,因為有我喜歡的女一號董潔,所以就點開看了,看前三集的時候一直想要放棄,感覺跟我想象中的幸福一家人不一樣,大家之間冷漠無情,好多劇情還有點無厘頭,而且屏幕外透著一股偶像劇幼稚的味道,基于以上種種不好的印象,你們可能以為我會果斷棄劇,但是我的個性是開始了就不會結(jié)束,哪怕是快進都要看到劇終,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我繼續(xù)看,然而看著看著,這部劇開始走心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展示的淋漓盡致。
這部劇中的三個子女沒有母親,是父親辛辛苦苦靠賣手工面把大家養(yǎng)大成人的,大女兒在上市公司擔任首席秘書,二兒子是一位優(yōu)秀的外科醫(yī)生,小兒子有點不學無術(shù),還經(jīng)常闖禍。父親六十歲了,每天的生活除了賣面就是孩子,孩子回到家第一句話一定是:吃了嗎?累不累?從來不對孩子大聲說一句話,我們都覺得這是一位好父親,可是因為過于溺愛孩子,導致三個孩子從來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親,面對父親的關心他們會不耐煩,父親六十大壽的那一天,兩個孩子因為工作加班,另外一個打架進了派出所。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告訴父親,不要過于溺愛孩子,年齡大了,要為自己活,子女靠不住,可是父愛如山,在面對兒子指責自己無能,沒權(quán)沒勢,導致在醫(yī)院得不到晉升機會,在聽到兒子說結(jié)婚之后要和家里斷絕關系時,他一個人默默忍受了所有的傷心難過,然后依然堅強的面對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病倒了,醫(yī)院診斷出他患有胃癌晚期,在醫(yī)院的他一個人面對醫(yī)生給他的晴天霹靂,回到家,他選擇隱瞞家里所有人,當醫(yī)生告訴他生命再剩下最后三個月的時候,他做出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想不通的事情,將三個子女以不孝的名義告上了法庭。孩子們怎么也想不通,一向溫柔好說話的爸爸怎么突然變得如此狠心,在家吃飯還要交生活費,還要將成年之后父親花在他們身上的所有錢全部還回,一位年邁的父親告訴法官,希望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凡事只想著自己,他希望這是自己最后能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后來一家人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條件竟然是:大女兒在未來的三個月需要相親十次,二兒子從丈母娘家搬回來住三個月,小兒子每個月上交三千塊錢。這些條件體現(xiàn)的是一位父親的良苦用心,大女兒三十五歲了,因為八年前感情受挫就再也不愿戀愛,并自稱是不婚主義者,父親是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三個月里幫助女兒找到幸福;二兒子入贅到醫(yī)院院長家,對方條件很好,可是父親要接受兒子住到別人家里,所以他希望最后的三個月可以每天見到自己的兒子,問小兒子要錢是因為小兒子二十六歲了,依然沒有獨立賺錢的能力,父親想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快點長大。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很有同感,劇中的子女映射的不就是現(xiàn)實中的我們嗎,對父母,有時不夠尊重、不夠有耐心,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是永遠不會和我們計較的,可是假想有一天我們的父母身體不再硬朗、不再無所不能,那個時候我們想要珍惜有可能就來不及了,所以呼吁全天下的兒女都學會真正的愛父母,也要學會正確接受父母對我們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