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产视频,日韩AV少妇,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訪問手機版網站 大校網站 中國散文網 聯(lián)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教學天地 > 教師論壇

西北大學國家級名師賴紹聰教授講座“教育-教學-教師”學習心得

  6月16日下午14:00-16:00在西北大學聽了國家級名師賴紹聰的講座“教育-教學-教師”,受益匪淺。講座內容主要包括兩個內容:當前高等教育總體形勢及教育-教學-教師。下面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賴教授提到當前高等教育改革有六大動向:全民教育轉向全民學習、以課程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導向轉向以價值觀為導向、知識傳授轉向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從信息工具使用到教學模式的改變、由單一測試到綜合評價的改變。全名教育意味著教育機會公平,而新的動向全民學習意味著結果公平。隨著電信革命,網絡上有了很多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比如很多名牌大學的名師公開課面向全國甚至全球。對于教師來說這就意味著靠一份講稿混日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老師必須打造自己,使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資源,不被淘汰。第二大動向“以學生為中心”意味著教師要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要對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而不是拿著同一本教材采用統(tǒng)一的模式教育所有學生。老師必須轉變授課思維模式,適應時代的潮流。第三個動向“以價值觀為導向”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學生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對待社會、國家和世界,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第四個導向“以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為導向”是需要教師關注的。中國的學生比起美國的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習慣的是接受知識而不是創(chuàng)造知識,習慣于對老師和前人的知識說yes而不是說no,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需要每個老師仔細考慮的問題。賴老師提到一個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就是要鼓勵學生敢于犯錯誤,想錯了再想,再想錯了再想,老師要“祝賀失敗”,而不是批評失敗。第五個動向提到的是目前盡管學校已經開始使用信息工具,但是教育模式并未根本改變,目前的MOOC就是一個嘗試。作為老師,要去了解這種新的模式,并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這種模式。最后一個動向質疑了目前國內對于學生和老師的評價方式。以后的趨勢將是綜合評價而不是單一評價。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單單從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評價他,也要看他的綜合素質,包括人際溝通能力、領導力、批判性思維等等。

  教育-教學-教師是賴教授本講座的主題。他給我們舉出很多名人對于教育的理解,其中他最認可的是愛因斯坦和斯金納對于教育的看法,兩者都認為教育就是把受過的教育都忘了所剩下的東西,而所謂的剩下的東西就是學習的能力、自修或無師自通的能力。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最終要擺脫教師,學生的學習也不僅僅限于學校的學習,而是要“終身學習”,所以教師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知識。關于教學,賴教授提到教學是一門“留白”的藝術,老師要給學生思考、質疑、提問的空間,不能滿堂灌,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關于教師,賴教授32年的心得體會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所以老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多反思,加強自己對所教學科的體悟,并對事業(yè)和生活保持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這些都將對學生造成深刻影響。

  兩小時的講座受益匪淺。入行三年多,我覺得自己在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路上才剛剛邁出了一步,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所幸的是我有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愿望,且身邊有很多可以學習的老師。引用賴老師的話,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有“持久的激情,宗教般的情懷,高度的專業(yè)素養(yǎng),給學生留下一個可以仰望的身影”的教師。

外語系 毋啊幸

最后更新
熱門點擊
  1. 如何構建和諧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
  2. 論三毛作品的藝術風格
  3. 人工智能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4. 史鐵生《命若琴弦》賞析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心
  6. 乒乓球發(fā)球之旋轉球的接法
  7. 淺析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
  8. 公共管理學科的發(fā)展現狀及未來機遇與挑
  9. 紅色特工之王
  10. 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