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的定義與培養(yǎng)目標
大學,對于無數莘莘學子來說是一個令人魂葷夢縈的地方,它承載著同學們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年少的向往、父母的期盼。當你們揮手告別昨日的榮耀,懷揣著青春的夢想,從全國各地匯聚到這莊嚴美麗的大學校園之時,同學們往往沉浸在激動和興奮之中,還來不及認真想一想大學是什么?大學能教給我們什么?如何規(guī)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
1.大學的定義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什么是大學,“大學”這個詞不是現代的泊來品,它有著豐富的歷史和現代內涵!洞髮W》最早是作為我國古代四書五經的一個部分, “大學”是針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而現代的“大學”定義雖然各有其說,但究其本質,對傳統(tǒng)的內涵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掇o!穼⒋髮W定義為“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這個定義未免過于簡單,劉院長對大學是這樣表述的:“大學是對具有高中以上成規(guī)模的學生,以若干學科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多門專業(yè)知識,結合心靈引導,實施綜合性高等學歷教育,包括成人和成才,兼顧教學與研究,擔負傳承文明、傳播科學的組織化機構。
2.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
儒家經典《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受教育者能夠開明自己的德性,實現道德的完善,最終在行為上達到至善的境界。從下面幾個關鍵詞句來看一下現代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是如何定義的: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具有一定科學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具備扎實的XX方面基本理論知識、掌握XX基本方法和XX基本技能,能夠在XX行業(yè)、企事業(yè)單位從事XX崗位工作的高級專業(yè)XX型人才。綜合古今對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可以看出讀大學的意義在于:
古人認為“至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而,大學使命之一是實現同學從“小我”到“大我”過渡,待人有博愛的胸懷,接物有寬廣的視角;通過“三省吾身”從“外我”走向“內我”,更多地關注神性的養(yǎng)成,正確對待人性的需求,減少物性的誘惑,從“有限”去體悟“無限”,在敬重的意識的引導下感悟人生的成功,生命才能夠止于至善。
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世界教科文組織在上世紀之初也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大學的使命之二是培養(yǎng)同學們受益終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認為讀大學僅僅是為了學習一類專業(yè)知識或一門技術,是對大學教育的狹隘理解,世界變化體現在多維度的日新月異,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而大學是培養(yǎng)未來的人才,它有責任培養(yǎng)同學們的學習的能力、思索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以此為橋梁而通往無限的時空。周國平說得好:“一切學習都是自學,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書本和課堂上的知識都是暫時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卻是一筆終生財富。”
大學教育使命之三在于幫助同學了解自我、體悟生命、感悟責任。生命的成長,在于的精神世界的成熟,懂得愛人、做人、求知和責任,懂得何謂人性和生命,才有智慧和勇氣去面對一切的挑戰(zhàn)和痛苦,體會生命的內涵和價值。做為大學生,四年以后會做為社會建設的一份子,也需要為家庭有所擔當,責任應該成為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就業(yè)、考研、留學、創(chuàng)業(yè)等等,可以做這我們讀大學的一個目標,卻不能是唯一的目標,儒家認為生命的三種超越方式,是通過“立德、立功、立言”而讓自己的生命不朽。大學要側重于培養(yǎng)我們“形而上”的能力,以探求人生和社會和諧發(fā)展的根本問題, 而絕非購物、網聊、打魔獸等純粹的感官享樂,但也要注重“形而下”的實踐,大學教育即生命的成長,離不開自然、家庭和社會!
大學的使命之四在于教育學生擔當道義,堅守人類的核心價值觀,構建生命中的科學信仰體系。不論世事如何,作為一個大學生,都應該明辨善惡是非,始終堅守人類的核心價值觀。記得作家陳行之的一句話:“聰明人聰明地匍匐在強力之下,思想者傻瓜似地站立在死亡的邊緣;聰明人柔軟的肌體上到處都在流淌茍延殘喘,思想者在鋼筋鐵骨般堅硬的靈魂上深深地鐫刻著尊嚴。”大學所能夠給我們的絕非一張文憑,或有形的一切,其價值和意義往往由我們的生命所呈現。如何讀大學的決定權不在于學校,也不在于老師,盡管他們能起很大的作用,決定權始終在于同學們手中,讓我們不斷建構自己的人生框架,去詮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區(qū)別
《大學與大學史》中講到做為大學生,就意味著躋身高階群體,從社會的邊緣走向了社會的中心,廣大學子不僅走進象牙塔,還要走出象牙塔,超越象牙塔,為了讀好大學,首先就要清楚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區(qū)別。
(以中學課表和大學課表舉例說明)
1.培養(yǎng)目標不同。中學是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文化、科學、社會常識教育基礎上,突出了應試教育,這一點,同學們應該是深有體會的,初中階段老師和家長常說的就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XX重點高中,到了高中老師、同學、家長又同時將目標對準了高考;與中學相比,培養(yǎng)的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對學生進行的是專業(yè)教育。
2.學習內容不同。中學教學內容是每節(jié)課講幾頁,主要是對高考內容的講解、反復的強化練習。大學每節(jié)講授幾十頁理論知識或專業(yè)技術,此外還要求同學們再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3.教師的不同。中學教師是熟悉某門基礎課程的教育者,學歷以本科及以下為主;大學注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大學里的教師通常要求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多年專業(yè)教學經驗,是某類課程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專家、教授或某種社會分工中的專業(yè)人員,如工程師、會計師、經濟師、作家、播音員等,最好的大學教師是那些與社會密切聯系的人,他們知道行業(yè)需求,鼓勵同學們在學好專業(yè)課程的同時積極參與教育主管單位或行業(yè)舉行的各種比賽,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4.培養(yǎng)方式不同。中學在時間安排上,周一到周六從早到晚每天上課、自習時間多達10多課時,整個教學時間同學都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內容是以老師為主導,課堂上老師用全部時間向同學講授新知識或課程重點,自習課要求同學多次強化相同內容。與中學相比,周課時大多在22至28之間(其它院校多在18至22之間),與中學階段相比少了許久。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做什么?交友、上網、打游戲、參加社團活動或學習其它知識?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大學生活,正確的安排是用來學習鞏固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拓寬專業(yè)知識面或深入學習相關內容、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一種特長、考取一種資格證書、參加一項比賽等等。大學的教師往往上完課就離開了,一方面是他們需要做相應的科研或與專業(yè)相關的社會工作,這樣有利于他們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養(yǎng)同學們獨立學習能力。
5.證書的不同。高中畢業(yè)時發(fā)放一個畢業(yè)證,證明學生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識,能夠完成社會上一些簡單的工作。大學生入學四年后,在完成各個專業(yè)全部課程的學習,考核合格,修過規(guī)定的課外學分,完成論文書寫和答辨以后,同學通?梢陨暾垉蓚證書,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畢業(yè)證可以說明同學們有完整的四年大學教育經歷,學位證說明同學們具有了相應的學術水平和能力(具體申請條件見學生手冊)。
三、大學教育的內容
在我院四年的教學計劃中主要包括了四大類別的課程:通識課程、通修課程、專業(yè)課程(專業(yè)基礎、專業(yè)主干課程)、專業(yè)選修課程(專業(yè)方向課程)。不同的課程所對應的學分值又各有區(qū)別,例如《思想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3個學分,《大學英語》是24個學分,學分值決定了這門課程所開設的課時數和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1個學分對應16至18課時,通常情況下,正常教學期的周課時數就是該門課程的學分數。四類課程在四個學年的大致分配如下:
1.第一學年:通識課程、通修課程、專業(yè)課程中的概論類或介紹類的課程
2.第二學年:通修課程、專業(yè)課程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
3.第三學年:專業(yè)課程(部分專業(yè)基礎、專業(yè)主干課程)
4.第四學年:專業(yè)選修課程(專業(yè)方向課程)、論文寫作與答辯
四、教學中的管理要求(《學生手冊》摘要)
一)、學籍注冊
1.每學期開學時,學生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持學生證到輔導員處報到注冊,因故不能如期報到注冊者,須履行請假手續(xù),否則以曠課論處。
2.未繳納學費或其它不符合注冊條件者不予注冊。
3.未請假或逾期兩周不注冊的,按自動退學對待。
二)、日常學習
1.學生應參加本專業(yè)所開設的全部課程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實驗(踐)環(huán)節(jié),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尊重教師,愛護教學設施。
2.凡不參加課程實驗(實習)的學生,不可以參加該門課程的考核。
3.學生應按時參加教學計劃所規(guī)定的和學院統(tǒng)一組織的活動,因故不能參加者,必須請假。凡未經請假者按曠課對待。
4.對曠課的學生,根據曠課時間的多少、情節(jié)嚴重以及認識態(tài)度,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直至學籍處理。
三)、考試管理
(一)日常管理
1.曠課累計超過該課程學時的1/3者或請病、事假、缺課累計課時超過課程學時1/2者,不可以參加該門課程的學期
2.考生提前10分鐘持學生證進入考場,遲到超過15分鐘不可入場,按曠考對待,成績按零分記?荚囬_始30分鐘后方可離開考場。
3.考試時將學生證放在課桌的外上角,以備檢查之用?忌豢蓪、筆記本、手機、書本、復習資料等放在課桌上或抽屜里,否則按作弊論處。
4.凡未按時辦理緩考手續(xù)或未按時參加緩考、補考考試者,均按曠考對待。
5.學生在考試中有違紀行為,監(jiān)考人員要填寫《考場違紀情況記錄單》,考試結束交教務處。學生在違紀認定過程中有態(tài)度惡劣、作偽證或不配合考試管理工作、糾纏、干擾相關部門正常工作秩序等行為,根據情節(jié)加重處分。根據學生作弊情況,給予相應處分:
。ǘ┯邢铝行袨橹徽,將根據情況給予警告至嚴重警告處分。
1.交頭接耳,左顧右盼者。
2.故意拖延交卷時間者。
3.交卷后,有意在考場內滯留、說話者。
4.將剛用過的試卷或草紙帶離考場者。
(三)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該門課程成績記零分,給予記過處分。
1.夾帶者。
2.傳遞、交換試卷者。
3.抄襲他人試卷或故意讓他人抄襲答案者。
。ㄋ模┯邢铝行袨橹,該門課程成績記零分,給予留校察看或開除學籍處分。
1.學生在校期間,考試作弊累計達二次者。
2.請人代替考試或替人考試者(包括請、替校外人員考試)。
3.利用通訊工具作弊者(包括手機帶入考場、不論是否開機,手機中有無考試相關內容)。
4.不服從監(jiān)考人員管理,擾亂考場秩序者。
5.考試結束后,干擾評卷工作造成嚴重后果者。
6.因病、因事不能參加正?荚嚨膶W生,應在考試前持有關證明到教務處辦理緩考手續(xù),經批準備案后方可緩考。未按規(guī)定程序、時間辦理緩考手續(xù)的考生,按曠考對待。
7.凡考試課程不及格的學生第二學期應參加補考,學生應在開學第二周內到教務處辦理補考手續(xù),逾期不辦者,視為放棄。補考不及格課程,允許畢業(yè)前再補考一次。若畢業(yè)前補考仍不及格,可由本人申請延長學制(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否則按結業(yè)處理。
8.凡考試課程不及格的學生第二學期應參加補考,學生應在開學第二周內到教務處辦理補考手續(xù),逾期不辦者,視為放棄。補考不及格課程,允許畢業(yè)前再補考一次。若畢業(yè)前補考仍不及格,可由本人申請延長學制(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否則按結業(yè)處理。補考成績低于60分,以實際成績計;成績高于60分,一律以60分計。
四)四六級管理
1、現代學院全日制在校統(tǒng)招本科學生。
2、存在四、六級考試違紀、使用疑似答案的同學沒有報名資格。
3、英語專業(yè)學生不得報考大學英語四、六級。
4、非在校生一律不得報考。
5、取得425分(含425分)以上CET4成績者,才能報考CET6。
6、CET4、CET6取得425分及以上的考生,不得重復參加報名及考試;四、六級不得兼報;一經發(fā)現有上述情況者將取消其考試資格。
7、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為水平測試,要求在第四冊英語學習完成后參加考試。
8、我院同學報考時應做好相應準備工作,建議準備充分后再報名。
9、英語四、六級報名考試注意事項:
。1)大四同學在四、六級考試中存在曠考情況的,在大四兩次考試報名中任選一次報名。
。2)在歷年四六、級考試中存在曠考情況的,停止報名一年;
。3)考試成績未達到350分的同學,下次不予報名。
五)、學籍管理(休、復學、留級、勸退、自動退學)
。ㄒ唬┬輰W與復學
1、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申請休學。
1)一學期中請病假缺課超過本學期總學時1/2者。
2)因家庭經濟困難或學院認可的其它原因,經教務處批準,可申請休學。
3)學生休學的期限為一年,累計不得超過兩年。
4)學生休學期間,不可以參加原班的考試。。
2、學生復學規(guī)定見《學生手冊》
。ǘ┝艏壟c退學
1、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予以留級:
1)一、二、三年級學生一學年必修課不及格的學分達本學年所開必修課總學分2/3者。
2)因學習、身體等原因申請到下一年級學習者。
3)補考不及格學分累計達到30個(含30個)以上者
2、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予以退學:
1)患有精神病、癲癇等疾病或其它傷殘疾病,經醫(yī)療單位診斷,確認難以堅持學習者。
2)休學后逾期不辦理復學手續(xù)或審查不合格者。
3)本人申請退學勸阻無效者。
4)未能按期繳納學費、住宿費及代辦費者。
。ㄈ┳詣油藢W
請假或逾期兩周不注冊的,按自動退學對待。自動退學的學生不發(fā)給退學證明和肄業(yè)證書,不得申請復學。
六)、畢業(yè)要求
1.學生在允許的學習年限內,通過本專業(yè)所開設的全部課程的考核,成績合格,完成論文寫作與答辯,取得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學分之,此外,還必須取得一定的課外附加學分,符合畢業(yè)條件者,方可畢業(yè),發(fā)給畢業(yè)證書。
2.未修滿教學計劃規(guī)定學分者,發(fā)給結業(yè)證書。結業(yè)半年之后、一年之內返校參加換證考試,考試及格者換發(fā)畢業(yè)證書但不授予學士學位。考試不合格者,不再安排換證考試。
3.畢業(yè)、結業(yè)、肄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遺失或者損壞,經本人向學院申請,由學院核實后出具相應的證明書。證明書與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七)、學位申請
1、符合下列條件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可授予學士學位: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ǘ┰谛W習期間完成本專業(yè)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其課程(環(huán)節(jié))成績和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合格;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負責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經畢業(yè)資格審核準予畢業(yè)。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授予學士學位:
。ㄒ唬 未取得畢業(yè)資格者。
(二)因違反校規(guī)校紀,學習期間受記過及以上處分者。
。ㄈ┎患案裾n程學分累計占總學分六分之一及以上者。
。ㄋ模┙Y業(yè)離校后,返校參加課程(環(huán)節(jié))補考成績合格,換發(fā)畢業(yè)證書者。
(五)畢業(yè)論文(設計)、公開發(fā)表的文章(論文)等有剽竊抄襲或者偽造數據行為者。
。⿲W院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認為不符合授予學士學位的其他情況。
四、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能力(適當展開講)
一)、大學生應具有的四情: 1、親情2、師情3、友情 4、校情
二)、大學期間的四個學會: 1、學會做事、2、學會做人、3、學會與人相處、 4、學會學習。
三)、大學生應具備的五度
意識觀念的“高度”、思想文化的“深度”、文化素養(yǎng)的“廣度”、專業(yè)方向的“精度”、專業(yè)領域的“新度”。
四)、大學生應培養(yǎng)的五種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人溝能、自我調節(jié)、與人和諧)、獨立發(fā)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