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 book 2-unit 5 To spend or To Save—the students’ dilemma, 我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及如何對自己在大學的花費做出合理的預算how to make a sensible decision in budgeting his daily expense. 在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學生一起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其中的所擴展的詞匯中,“penny-wise and pound-foolish”這個習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penny”指的非常少量的錢,”pound”指的一英鎊。字面意思是:為了一分錢的精明,在一磅錢上糊涂,意思是“因小失大” 或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例如:I have worked hard to save money. If I take a vacation now, it would be penny-wise and pound foolish. 在這里,簡單概括一下英語習語的特點以及在教學中的運用。
習語是語言的精華,它的含義往往不能從詞組中單個詞語的意思推測的得到。習語的一般包括俗語(colloquialisms), 格言(catchphrases),俚語(slang),諺語(proverbs)等等。英語習語在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富有文化內(nèi)涵的語言,并運用于教學中。
(1) 語義整體性(semantic unity)
習語一般有至少兩個或者多個成分組成,且各個成分都有各自的字面含義,但在習語中他們對“失去”各自本來的含義。例如“till the cows come home”,里面包含一個連詞“till”,一個冠詞“the”,一個名詞“cow”,一個動詞come,一個副詞home, 習語的含義是“無限期的,很久”(forever)”,功能是作為副詞使用。此外,語義的整體性還體現(xiàn)在每一個成分的字面含義和整體習語的意義的非邏輯性。例如,我們英語當中常用的問候人的表達方式“how do you do”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 “In what way do you do things”. 類似還有:wear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 (十分坦率)
(2) 結構穩(wěn)定性或者凝固性(structural stability)
其一,習語組成成分不能變動或被其他詞語代替。如新視野第二冊unit 4 college sweethearts課文中出現(xiàn)的 “tie the knot”(get married). Tie意思是“系上”,“knot”是“打結”。我們不能用其他的詞語 “shoelace”來代替 “tie”. 還有,此課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了“Go Dutch”(AA制/各自結賬),不能用表達成“go Holland 或者其他。其他還有 “lip service”(口頭答應),不能說成”mouth service”; “bury the hatchet”(休戰(zhàn)和解),而不能說成“bury the ax”.
其二,習語中詞語順序不能被調(diào)換或改變,如“by twos and threes”(兩三成群), “tit for tat”(以牙還牙)。“Twos” “threes”,以及“tit”,“tat”不能改變順序。
其三,習語中的成分不能被刪除或者隨意添加額外成分。例如“out of the question”意思是“不可能impossible”。如果去掉冠詞“the”,其意義就成為了“毫無疑問-no question”。
最后,很多習語在語法機構上是無法分析的。如“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對手),從語法上分析,cut應該使用第三人稱的方式“cuts”.類似的還有“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cures”中的“s”不能隨意刪除。
總之,習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賦予了豐富的民族內(nèi)涵,在隨后的教學中會繼續(xù)發(fā)現(xiàn)和總結。以上是結合新視野英語教學,列舉的一些例子來說明英語習語的特點;貧w到unit 5 的主題,希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引用課文中的句子,learn to balance spending and saving成為a smart and educated consu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