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而形成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關于中國人民革命的理論,是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指導思想,具有偉大意義。
本章主要講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一、高頻考點
1、近代中國的國情;
2、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4、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5、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6、三大法寶。
二、歷年題型
這一章主要集中在單選和多選題型,而且對考生的迷惑性很大,需要區(qū)分的概念很多,需要特別加強記憶。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之間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區(qū)別,共產黨人“三大法寶”和“三大作風”的區(qū)別等等。這些易混淆的高頻考點在歷年考研真題中的選擇題型中屢次出現,需要引起廣大考生的重視。
三、應對策略
因為本章時間跨度比較大,涵蓋了從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到新中國成立這一大段時間,這章總結性地概括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但如果究其細節(jié)可以參照中國近代史綱要中的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和第七章為新中國而奮斗。史綱中的這四章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分階段展開論述,這兩部分可以結合在一起復習,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蛘呖梢杂民R基的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互關系來解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矛盾的普遍性,而史綱中各個階段則是矛盾的特殊性。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從國民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四個階段的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要在普遍性的指導下研究特殊性,又要在特殊階段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除了結合史綱一起復習,還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是從本章的細節(jié)處入手。對歷年的高頻考點需要廣大考生琢磨。對近代中國的國情要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抓住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了解各個時期黨的各種會議及內容,以及毛澤東同志在不同時期的著作及內容,這些可以利用平時業(yè)余的時間一點點積累。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敵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明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動力: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工農是主力。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綱領:政治、經濟、文化。中國共產黨戰(zhàn)勝敵人的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這些細節(jié)都可以總結出規(guī)律來方便大家記憶加深印象。這樣復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