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轉眼之間已步入了第三學年。我在這兩年多的學習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在這里講出來,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回顧已經過去的兩年生活,回想進入現代學院兩年來的學習,我百感交集。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大學中更多的是面對學習的壓力。剛剛進入大學時,遠離父母的關愛,少了些叮嚀囑咐,有的只是陌生的校園和同學,慶幸的是,我們進入了一所清醒而優(yōu)秀的大學——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院領導和老師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懷和鼓勵,引導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進取,使我們從懵懂少年成長為自信活力的“現代”大學生。
作為一名工科學生,我認為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實驗和實踐。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在當今的社會就業(yè)形勢下,動手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亦很重要。關鍵就是如何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因此,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對于基礎理論性課程,如數學,重在掌握一種思維方法,一種可以用來指導其它課程思考及運用的思維方法,而不僅僅滿足于考多少分、會做多少題;
二、對于語言性課程,如語言、外語,更是重在應用,只有應用自如,才能算是真正地學好;
三、對于專業(yè)性課程及專業(yè)平臺課,如藥物合成、化工原理、物理、化學等,既應注意它們各自的不同點,又應從其內在找到一種嵌合關系,一種知識的相關性,總結出適合這一體系的方法。其中,化工原理是偏重于實踐的,課程安排上有其自身特點:每章第一節(jié)都是理論概述,其余部分均為該理論下的實踐,如一些設備等等,掌握好理論,設備的原理及特點等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藥物合成,整體來看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各個章節(jié)的內容循序漸進,各反應間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便于理解和掌握。
另外,我認為有兩點是對所有的課程都適用且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預習和復習,只有做到這兩點,再加上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才會有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