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實在堪稱天下最好的飲品,一口一口的細品慢啜,悠哉優(yōu)哉之際,一些遠去的事物就會在眼前逐嶄明晰起來。于是我想到了我們這座城市久負(fù)盛名的茶禪寺。因為禪與手中的心愛之物——茶,有著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因此,我時常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想起這個于飲茶人來說很有意思的古寺。
初春時節(jié),陽光明媚,我興致勃勃,以一顆虔誠的心,對茶禪寺的作了一次造訪。但是流水有意,落花無情。大概是相隔那段瘋狂歲月太久的緣故,原址既無老僧誦經(jīng)念佛的身影,也不見紅泥小爐茶香四溢的盛況,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陌生的樓宇。
于是我只能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坐下來,心里暗想:“這也算是對古跡的參拜了。”
茶禪寺初建于盛唐,清光緒二年(1876年)修繕。我曾無數(shù)次在老一輩的故事里聽過它的美麗傳說。茶禪寺位于京杭大運河旁邊,與三塔相鄰,雖然規(guī)模并不恢弘,但因后院有一片茶園,所產(chǎn)的茶葉,聞之香氣濃郁,沁人心脾,入口消氣解郁,回味無窮,得武夷山大紅袍巖茶之神韻,故而名振一方。相傳蘇東坡曾在此煮水品茶參禪,并留下詩文多篇;清乾隆皇帝坐龍船南巡過此,禁不住幽幽襲來的陣陣茶香,連叫停船。等到三杯香茗入肚,這位皇爺只覺得渾身通泰,暢美無比,興致昂然之際,提筆御賜“茶禪寺”,這千年古剎的晨鼓暮鐘由此聲名遠播。不少富商豪門,慕名而來,千金相贈,僅為飲得一尊茶水?梢姴瓒U寺所產(chǎn)茶葉實在非同尋常。寺里一位小沙彌所寫的記事錄中,對此茶有過描述,不過很有點酸溜溜的味道,大意是說:這里每年所產(chǎn)的茶葉數(shù)量很少,因此他從來沒有喝過一口,只喝過一碗用茶梗所泡的茶水,但這已經(jīng)讓他難以忘懷。這種茶被稱為敬茶,平時連方丈都舍不得喝,只有貴客光臨時才會敬上一杯。
民國23年,百年不遇的大旱,茶園全部枯死,方丈心如刀鉸;文革浩劫中,造反派把茶禪寺當(dāng)作封資修的典型,不但把寺院砸了個稀巴爛,之后又高舉以糧為綱的大旗,在古寺遺址上開渠種田,名聲顯赫的茶禪寺從此在江南大地上銷聲匿跡。
遙想茶禪寺的不幸遭遇,作為后人自然只能扼腕嘆息?磥磉@輩子是無緣于茶禪寺的敬茶了。發(fā)一聲長嘆之余,把眼光瞄向手中的玻璃杯,但見綠葉上下翻飛,好一派靈動的景致。再聞一聞悠悠然散發(fā)出來的陣陣茶香,實在足以怡情。品茶對于我來說,只是一種習(xí)慣,也可以說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味覺享受。
手持茶杯,我會忘記煩惱,忘記時間,只有思想如天馬行空,在作或快或慢的巡航。說得貼切點,這其實是一種心靈的自我對話,是對過去時光的一種回望,,依賴于清茶的神力,一顆疲憊的心由此會得以撫慰。
還是用心品茶吧,再普通不過的茶,到了愛茶人的嘴里,同樣可以在從容中品出蘊含其中的滋味,能品出曾經(jīng)有過的一簾幽夢。只要有一顆寧靜的心,就不會遺漏包羅萬象的茶味。
別了茶禪寺,品茶如悟禪,此味自得知。遠離浮噪的最好的方法是靜靜地坐下來。坐下來做啥?坐下來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