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是在坡莊上的。那時家里很窮,雖然我父親會編草帽子,而且編得非常精細,又用硫磺熏得特別白,讓人越看越喜愛,即使比別人的帽子多賣上一元錢,也還有人爭著搶著買的。父親的編織手藝在四鄰八莊是出了名的。俗話說的好:“編席的,鋪光炕,賣鹽的,喝淡湯”。別看父親忙于編織,自己用的草帽一個也留不下。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每逢陰雨天,我總是赤著腳挽起褲管走在泥濘的路上,有時我還就隨手扯了一塊塑料布來遮風擋雨。由于當時風雨特別大,往往全身都淋得濕漉漉的。在很多的日子里,我常常想:“下雨真煩人,什么時候天才能放晴?”一路風雨一路歡歌,在艱難的歲月里,風風雨雨伴我成長,給我希望。
今后的人生路程肯定不是順利的,肯定會有無數(shù)的風風雨雨在飄過。在縣城一中讀書的那段日子里,旁邊的男女同學下雨時穿著花花綠綠的雨衣,或是打著漂亮的雨傘穿行在茫茫暴雨中。然而,家境貧寒的我,卻沒有錢來買這些雨具,渾身上下總是被淋得精濕,只能靠自己的體溫把衣服來烘干。特別是我端著飯碗去食堂打飯的時候,早已經(jīng)分不清飯碗里是雨水還是菜水。艱難的生活鍛煉了我堅強的意志,促使我堅定地一路走下去。
在聊城上大學的日子也是很難忘的,由于家庭困難,父親去世,家里無法再供我上學,我只能向學校申請困難學生生活補助金來過日子。在那些風雨交加的日子里,我非常羨慕那些打著漂亮雨具說著歡聲笑語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照舊是提著暖水瓶去開水房打水,端著飯盆、菜碗在風雨中穿梭,從來不去想身上的衣服被淋濕了沒有。好多的日子里我總是一個人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傻傻地想:“什么時候我也擁有一套雨具來遮風擋雨呢?天怎么還是不放晴呢?老天爺行行好,快晴天吧,千萬別讓我遭這份罪了!”在風風雨雨中,我走完了我的大學旅程。
如今又趕上合點并校,我的孩子汪鵠要到15里地以外的鎮(zhèn)上去讀書。孩子剛剛12歲,學會騎自行車不多久,一路上的風風雨雨肯定不會少。特別是夏天下連陰雨的日子里,又有風又有雨,有時還夾雜著冰雹,其中的苦難可想而知。曾經(jīng)記得有一天孩子頂風冒雨從學校騎車回到家里,雖然披著自行車衣,可是全身還是濕透了,真讓人心疼。到了第二天,雨還在嘩嘩地下著,風還在呼呼地刮,我想給他的班主任老師打個電話請個假別去了,孩子非常生氣地對我說:“爸爸,這點風雨算什么?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你放心吧,我會沒事的。”孩子說著推出了自行車一頭扎進了風雨之中。
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從孩子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吃苦耐勞,勇敢堅毅,堅持不懈,奮力拼搏。是的,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但愿鴻鵠能經(jīng)歷過風風雨雨的洗禮,翱翔在高高的天空,去早日實現(xiàn)他為國家多做貢獻的宏偉理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