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欄目邀請了部分法律和心理學專家,就媒體先后報道的有關跌倒老人和碾壓兒童無人救扶,導致老人、兒童由于得不到及時搶救不治身亡的悲劇,向參加節(jié)目的聽眾做了現(xiàn)場采訪,展開了一次拷問人性的討論。
2010年12月,深圳福田區(qū)一老人在小區(qū)不慎摔倒,老人在地上趴了二十多分鐘,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等老人的兒子匆匆趕到將父親送至醫(yī)院,老人已錯過最佳搶救時間遺憾離開了人世。面對記者老人的兒子痛心疾首道:“但凡有一個人上來攙扶一把,也不至這結果……”
無獨有偶,2011年10月,廣東佛山一名2歲的女童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nèi),18位路人路過卻都視而不見,最后一名拾荒老人上前相救,引發(fā)社會廣泛熱議。爭對以上現(xiàn)象,現(xiàn)場參與節(jié)目的聽眾也給出了真實答案:毫不猶豫去救助的和拒絕施救者都占少數(shù),而大部分人表示疑慮,怕受牽連是主要原因?吹饺绱藞雒,相信大部分人都感到悲哀。我們不僅要問:今天的國人怎么了,為何會如此麻木不仁?我們一貫提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傳統(tǒng)美德哪里去了?當然,反過來在想,明明見義勇為卻反受誣陷也不乏其事。比如最典型的是2006年11月,一位叫彭宇的年輕人在公共汽車站好心將一名跌倒老人扶起,并送其去醫(yī)院,不想受傷的老人及家屬竟一口咬定是彭宇撞的,要其承擔數(shù)萬元醫(yī)療費。被拒絕后,老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彭宇賠償各項損失13萬多元,最后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被告支付老人一萬多元。而自“彭宇案”后,類似的救人反被誣陷的事件又相繼發(fā)生多起。
這些案例讓人深思,事實的真相雖已隨時間漸漸淡漠,然事情遺留的問題及他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是嚴重的,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會人們遠離善良漠視善舉。所以,當我們審判那些面對需要救助卻視而不見者的良知時,也要拷問被救人的道德。今天,為什么那么多人迷茫,失去方向卻渾然不覺;我們生存的意義、追求的人生價值究竟是什么?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道德和信仰的狀況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擔憂。道德危機、倫理價值滑坡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如果說道德是被教化出來的,那么所謂良知是人的一種天賦的道德觀念。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受儒家思想熏陶,“仁愛”精神一直被視為民族的精神內(nèi)核。然而,為一己私欲不惜損害他人利益,只顧在經(jīng)濟大潮中作泳,卻不顧他人死活者,在今天屢見不鮮。地溝油、黑心棉、劣質(zhì)奶粉等不時時威脅我們的生命和健康么。我們是否過于功利而遺失了道德?雷鋒離我們已半個世紀了但雷鋒精神在今天并不過時,時代仍呼喚雷鋒,這到底算好不好?我覺得從某個角度看,這并不是件好事。說明我們熱切呼喚的其實正是我們所缺乏的,今天的社會和雷鋒時代相比,物質(zhì)文明已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但我們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是否同步跟上?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物質(zhì)文明在改善人們生存環(huán)境的同時,似乎也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道德倫理的認識空間。道德滑坡、信仰缺失,頻頻被世人所提出,也驅(qū)使所有懷著良知的人們把目光投入人類最本質(zhì)的歸屬,投向人類的前途與命運。誠然,不能就上訴慘劇就完全否定社會,我們確信,具有高尚美德和無私奉獻者、有同情心的善良人仍然是社會的主流。還是在深圳,兩名高三的學生,見一老太太摔倒,他們毫不猶豫上前攙扶,不僅送老人去醫(yī)院還墊付了醫(yī)藥費。這項舉動得到老人家庭及社會的高度認可,并得到政府每人一萬元錢的獎金。政府不惜重金獎勵無私救助者雖然引起某些爭議,但針對見老不服,見死不救的現(xiàn)象,為倡導助人為樂精神,弘揚高尚情操無疑起到積極作用。當然要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單靠物質(zhì)重獎遠遠不夠,只是要將人們美好的品德素養(yǎng)激發(fā)出來付諸行為,不僅需要救人者的道德之善,也需被救者的道德之善,同時更需要完善的體制和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做支撐?锓錾鐣L氣,必先救贖道德,救贖社會道德,需要教育強化和輿論倡導。
胡錦濤總書記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中,曾提出“八榮八恥”,引起全社會的共鳴?倳明確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所以,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不僅需要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和堅強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堅實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撐。做人要講道德,為官要講官德,商人要講商德,除要具備正義、勇敢、氣節(jié)、仁愛等傳統(tǒng)美德,還要具備集體意識、責任意識、互助精神和奉獻精神。
跌倒的老人、被碾壓的兒童,無人救扶,不僅僅是跌倒一個弱勢軀體,而是跌倒了我們做人的基本良知,跌倒的是社會道德。一個失去了道德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一個失去良知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只有到了我們不再呼喚雷鋒精神,每個人都是雷鋒,才真正意義上完成道德的自覺。要護善趨良不算難,但愿我們每個人處在事端的關鍵時刻都能捫心自問“我這樣做道德嗎?”。
康德曾有一句話震撼我心靈:“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nèi)心崇高的道德。”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燦爛的星空下,在夜深人靜時,反省自我,能站在一個高度俯視自己的靈魂,審判自己的良心。讓我們都伸出雙手,扶起跌倒的良知,用愛心喚醒冷漠,讓良好健康的社會風尚蔚然成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