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家鄉(xiāng),我才懷念著家鄉(xiāng)的一切:想念著柿子樹上掛滿的一個個紅撲撲的燈籠;想念著藤蔓上爬滿的一個個紫色的扁豆;想念著河畔生長的一根根青翠的蘆葦……才發(fā)現家鄉(xiāng)情結早已充斥著我的腦海,植根在我的心中。偶爾靜下心來,仿佛會看到滿田野紅艷艷地鮮花。然而,在我記憶深處,我忘不了那滿天飛舞的白色葦絮,它在我的身邊盤旋、飛舞、飄零、落地。那是我對家鄉(xiāng)最深刻的記憶,也是童年的我生活過的純潔美麗的世界。
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正是金秋,在這個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河畔的蘆葦卻顯出了灰褐,那棕灰色的葦葉有如老人臉上勾勒出的條條皺紋,衰老的似乎被我輕輕一捏就會破碎。蘆葦的枝干也漸漸地脫了一層薄薄的皮,輕輕地依附在上面,似乎被風一吹就會飛走。枝頭上冒出了一對白色的葦絮,好像甜甜的棉花糖,又好像天空中的白云,自由自在地飄來飄去,再似那穿著白色舞衣的少女,輕盈地踮著腳尖,優(yōu)美地旋轉,俊美地跳起,優(yōu)雅地落地。時而舞弄著白裙;時而飛揚著秀發(fā);時而伸展著指尖;時而踢踏著腿尖,她們隨著風輕盈地舞蹈,帶動著秋天的韻律。漫天飛舞的葦絮構成潔白美麗的世界,她們向遠方飛去,仿佛在召喚著身在它鄉(xiāng)的游子,也仿佛在挽留著即將離開家鄉(xiāng)的我們。
來到異鄉(xiāng)幾個月,到冬天了。想著那河畔的蘆葦在嚴冬之中的樣子,應該成了靜靜守望著地老人吧,一次次地伸頭張望,盼望著遠方游子的歸來。他們安靜地站在河邊,瘦弱的軀干經受著刺骨的寒風,我仿佛聽見他在咳嗽著,在痛苦地呻吟著。可我無法回家,只能在夢中聽著他一遍遍地呼喚:“孩子啊,快回來吧!”夢醒,才發(fā)現我的枕頭濕了一大片。我卻不曾回家,終于呼嘯的冷風打擊著他們干癟的身體,他們被吹得東倒西歪,我仿佛看見他們耷拉著腦袋,垂擺著手臂,有的甚至被攔腰折斷。望著遠方,我靜靜地流下眼淚。
雪萊曾經說過:“如果冬天遠去了,春天還會遠嗎?”當何須的春風吹醒了沉睡中的一切生靈,河畔的蘆葦也會在萬物的召喚下蘇醒。她們搖擺著柔軟的身軀仿佛在熱情地歡迎著遠方的來客。節(jié)節(jié)的蘆葦上綴著星星點點的嫩綠,仿佛碧綠的寶石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fā)光。這些青綠的嫩芽好像頑皮的小孩子,迫不及待地伸出腦袋好奇地打量這生機勃勃的世界。一陣春風吹過,他們搖晃著腦袋微笑著,歡呼雀躍地打鬧著,那熱鬧的氛圍點染著春天,也溫暖著每一個游子的心。
蘆葦最旺盛的季節(jié)莫過于夏天了,仿佛只要看見夏天的蘆葦,那濃郁的綠就會把每個人的心情照亮。蘆葦在艷陽照耀下抽出了綠絲絳,那長長的碧綠的葦葉好像綠色的綢帶在風中飄揚,親切地呼喚著:游子歸來。成片成片的蘆葦在夏風的撫摸下蕩過來又漾開去,仿佛巨大的綠色浪濤,層層疊疊,郁郁蔥蔥;又仿佛高聳的山峰,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還好像柔軟的草甸,蔥蔥蘢蘢,無邊無垠。它們青翠欲滴,欣欣向榮,照亮了人們的視野,也寄托著我的相思。
想著想著,我不禁抬頭望向了窗外,好像看見白色的葦絮紛紛揚揚,飄散在半空,在風的吹拂下,輕輕地向我飛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