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夏日陽光早早地與九華山佛光交織在一起,相映生輝,給人以安詳和容光煥發(fā)之感。
上午8點鐘剛過,一輛大巴在大愿文化園門前緩緩停下,車門開處,先下來的是市殘聯(lián)三位工作人員,他們分立車門兩邊,一一細心照料魚貫下車的12名盲人,7名肢殘人和4名聾啞人,我和陪同的妻子自然也位列其中。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23個全國助殘日,我了解到許多盲人朋友,都有來大愿文化園走一走,在世界第一的地藏菩薩銅像前朝拜,燒燒香,許許愿,感受一下佛文化氛圍的意愿,便一個電話打到市殘聯(lián),促成了今日之行。
在等待購票時,盲人博士李雁雁一家三口特抓人眼球。他們穿著樣式風格相同的黃色t恤,很是醒目。我知道有“情侶服”、“父子服”等,這一家三口同樣的服裝呢,該叫“家庭和諧服”吧。他們隨意站成了不等邊三角,李博士叫聲“小兔兔,我高興,我高興!”并原地蹦跶兩下。他兩歲的兒子應聲說道:“我高興,我高興!”也原地蹦跶兩下。他妻子也照樣說著蹦著,三個人此起彼伏地游戲著,像三只快樂的金色小兔子,惹得同行者一起圍攏來,一起紛紛攘攘地高一聲低一聲地叫著:“我高興,我高興!”猶如筆架山的空谷回聲,把笑聲與快樂傳出很遠很遠。
不一會,23個殘疾證遞進購票窗口,一分錢沒要,180元一張的門票,一張不少地拿在了我們每個殘疾人手中。此雖未出我預料,心中卻仍然頗多感慨。畢竟大愿文化園屬純商業(yè)運作,并非政府買單。正因如此,才不難窺見全社會關愛殘疾人之一斑,不難發(fā)現(xiàn)扶殘助殘已經(jīng)蔚然成風。在媒體熱議國內(nèi)景區(qū)景點門票高企的今天,九華山等各地不少景區(qū)為殘疾人免費,也就不足為奇而又難能可貴了。
進入園中,導游小湯一邊舉著喇叭介紹,一邊還不停地招呼我們慢點,留心臺階。盡管我們每個盲人身邊,都有家人陪同,盡管不過是一兩句簡單平常的關照,聽在心里還是跟這夏日暖陽照在身上一樣,熱乎乎地令我感動。
來到傳說中的菩提樹近前,有幾個陪同的家人搶著告訴盲人,樹葉是黃色的。我卻未等導游開口,便想起唐朝初年,僧人神秀與其師兄惠能的對話詩句,師弟神秀寫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師兄惠能看后回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們師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論道的對話流傳甚廣,也使菩提樹名聲大振。只是我一凡人,雖熟知這樣的詩句,卻對佛理參禪不甚聊聊,有些愧對這讓阿育王幡然醒悟,棄惡從善的智慧樹了。
至于放生池,我們一行都沒有駐足關注,大家不是花不起那放生的一兩只烏龜之類的票子,而是小聲議論著,倘若在農(nóng)貿(mào)市場見到烏龜?shù),或者酒店里待客手指一點就要挨刀下鍋的活蛇和穿山甲等等,絕對不嘴饞,敦促放生不成,掏腰包買下放歸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超生積德了。然設立放生池,提醒那些什么都敢吃,越珍貴、越要絕種的越想吃的超級“美食家”們嘴下留情,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了。如此想來,這放生池的倡導作用與象征意義,還是不可小覷的,這也是農(nóng)歷4月8日形成中國傳統(tǒng)的放生日,11月17日定為世界放生日的意義所在吧。
宏愿大殿、佛光池、飛天表演等處一路走來,不覺已經(jīng)過了兩個多小時,太陽越發(fā)的熱烈,妻說不遠處山上的杜鵑花也熱烈地開放著,紅紅火火,真的是人間四月芳菲盡,高山杜鵑始盛開。
導游顯然已經(jīng)說得口干舌燥,聲音有點沙啞了,還是沒忘提示到地藏王菩薩露天大銅像跟前,要上99級臺階。我們一行卻依然興致很高,大家一邊上階梯,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數(shù)數(shù):“1.2.3……”我也高聲數(shù)到了99級的制高點,知道這吉祥的數(shù)字,暗合了地藏王菩薩99歲圓寂,露天大銅像99米高,九華山有99座山峰。而這么多的“99”,其諧音“久久”的的佛文化與中國文化傳承的內(nèi)涵與深意,更是值得玩味。
我未能免俗地請了三炷香,規(guī)規(guī)矩矩地跪在地藏王菩薩露天大銅像前,想到導游剛才在宏愿大殿前說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精神,也默默許下三愿:一愿國家強盛,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內(nèi)涵的“中國夢”與“兩個百年”的建設藍圖得以實現(xiàn);二愿殘疾人事業(yè)蓬蓬勃勃、更上層樓,殘疾人得到更多的關愛與實惠;三愿家人平安快樂,幸福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