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麻亮的時候,小街就醒了。
最先醒來的不是老袁,而是那幾個賣早餐的河南老鄉(xiāng)。一年四季,無論冬夏春秋,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趁早來到街邊,忙手忙腳支起攤子,然后有的炸油條,有的烙蔥花餅,有的做水煎包……但一無例外都有胡辣湯、面糊糊和豆腐腦。這是地方風味,也是其拿手絕活。照他們的話說,俺們走遍天下,就是走到北京天安門廣場紐約曼哈頓巴黎羅浮宮,也敢賣這些絕活。因此,我很佩服河南人,起碼佩服他們的不睡懶覺。
多年前,我跟新娶的老婆回其河南老家省親,四處閑逛。無論在洛陽、鄭州,還是許昌、開封,每天天不亮就被早早喊起來趕車,氣得我直發(fā)脾氣:看看表,才四點多,趕你個大頭鬼呀!老婆就說:俺姥爺每天都這時候趕早市呢!天一亮,早市就散了,人要回家下地干活呢!那次中原之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河南人起的真早。
在這座城市的這條小街上,也是河南人起得最早。只有他們的早餐攤,便宜、快捷又方便,使寄居在此的眾多打工者,匆忙間填飽肚子,然后,心滿意足地趕車上班。當然,早餐攤之所以早,還有個不便明說的原因,就是必須趕在城管上班前收攤。否則,被抓住是要罰款的。
小街雖然不足半里路,且地處城市邊緣,屬于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部”,但也店鋪林立,攤販云集,一天到晚車來車往,人流熙熙,很熱鬧,很繁華,甚至很時尚。在這條小街上,開店的大多是當地人,擺攤的大多是河南人,干活的大多是四川人、甘肅人、安徽人,還有陜西人。這兩年,聽到小街上鄉(xiāng)音越來越多,我就感覺親切。陜西自古有句話,叫“打死不離疙瘩廟”。就是說,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背井離鄉(xiāng)。如今,這么多的鄉(xiāng)黨能舍棄家園出來打工掙錢,應該是件好事,起碼說明老家人思想真的解放了。
老袁操一口地道的河南話,卻硬說他是山東人。打死我也不信,就常拿他開涮:你明明河南口音,咋冒充人家山東人呢?老袁便急赤白臉地辯解:哪啥。俺沒冒充呀!俺老家就是山東曹州呀!俺們哪兒牡丹最有名啦……他一急,我就樂:哦!原來你生在“牡丹之鄉(xiāng)”呀!是洛陽吧?呵呵!洛陽才是“牡丹之鄉(xiāng)”呢!老袁越發(fā)急了:俺老家哪啥,真是曹州。你不信?跟俺去瞧瞧。不過呢,俺打小就被老娘送到姥姥家,在洛陽長大……我更樂不可支,逗他玩:聽聽聽聽,說到底你還是河南人嘛!呵呵!這下,可惹惱了他老婆。那女人平時沉默寡言,每當此時則蹭地跳起來,高聲嚷嚷道:俺們就是正宗河南人,咋啦?招你惹你啦?每次,只要她一開尊口,我立馬落荒而逃。因為,她總向我那刁蠻任性的老婆告狀:你家那位老陜呀,經常拿俺們河南人開涮,欠收拾!于是我一回家,總少不了兜頭挨頓電閃雷鳴,暴雨滂沱。
雖然,老袁不是小街上起得最早的人,卻是生意做的最紅火的老板。他的雜貨鋪,看上去店面不大,只一間房,不足二十平米,卻大到電視衛(wèi)星接收器,小到小小的螺絲釘,雞零狗碎的啥都有。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別處買不到東西的人,只要進了老袁的店,幾乎都能找到。老袁的這間雜貨鋪,最先是個肥胖的甘肅女人經營,專賣“名煙名酒”。開業(yè)那天,人山人海,鞭炮齊鳴,熱鬧非凡。可惜,才一個多月就關門大吉了。你想想,這條以推車販漿者為主的小街,有誰愿意花大錢消費“名煙名酒”?更何況,那女人天天招攬一伙閑漢,圍坐在店門前玩撲克、打麻將,喊爹罵娘,大呼小叫,顧客來了都懶得招呼,還鬧得左鄰右舍雞犬不寧,不關門才怪呢!
“名煙名酒專賣”倒閉之后,是個干瘦的福建男人經營“名茶”。雖然,我一天都離不開茶,但進去只轉了5分鐘,就趕緊逃出來。憑感覺我斷定,這家“名茶”店命也不會多長。果然,三個月不到,它就悄無聲息地摘了氣派豪華的招牌。住在這條小街的人,當然也喜歡喝茶,但恐怕沒幾個愿意花高價喝貴得離譜的“名茶”。所謂的“名茶”,名副其實抑或名不副實倒在其次,首先是給有錢人喝的,或者是有錢人挖肝割肉般買去送給有權人喝的,而不是這些扛活打工拾荒練攤的低收入者舍得喝的。因此,在這條小街賣“名茶”,跟賣“名煙名酒”一樣,都類似于向和尚推銷梳子,給盲人賣鏡子。
這間位于深巷路口的門面,在閑置了幾個月后,終于被老袁慧眼相中,搖身一變成了“老袁雜貨鋪”。雜貨鋪開張之日,既沒放鞭炮,也沒擺酒席,顯得有點冷清,有點漫不經心。然而,顧客絡繹不絕,人氣開始興旺,生意日漸紅火,老袁天天手捧一大把鈔票,笑瞇瞇地忙著給人找零。“老袁雜貨鋪”紅火的原因,除泉州街大多是外來流動人口,初來乍到時,都需要價格低廉結實耐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還得益于老袁的厚道、熱情、誠懇。老袁這人,看上去粗拉拉的,并不精明,但不管熟人生人,男女老少,不管買大東西、小玩意,他都從不亂喊價,合理公道,皆大歡喜。來他店的買東西的,大多是回頭客,或回頭客帶來的親戚朋友。老袁又在門前搭了間涼棚,支了個攤位,瓜子、花生、大豆、烤火腿腸……雖然一毛一毛地零掙,他老婆也忙得跟頭絆子,從早到晚只顧數錢。
老袁的雜貨鋪旁,是個體彩店。體彩店雖小,每天也人進人出,煞是熱鬧。這年頭,夢想一夜暴富者跟心里沒底的人一樣多,誰不想祖墳里突然冒青煙,走個“2元=500萬”的狗屎運呢!
那天,對面練攤賣衣服的老秦,穿過馬路來到體彩站,拿出10元錢,說:機選大樂透。5注。店主老劉正要敲,卻被老秦攔住,嘿嘿壞笑道:不讓你打,手臭。讓妹子打,手香。老劉心里有點酸,就臉一黑轉過頭去,把機子讓給漂亮的年輕媳婦。老秦選好彩票,臨出門還回頭嘻嘻笑道:謝謝妹子!哥這回肯定中大獎。中了獎,給妹子送件高檔裙子穿。那小媳婦聽得眉飛色舞,老劉卻氣得瘦臉拉得更長,朝其背影狠狠吐口唾沫,罵道:中你個頭呀中,死老陜!
第二天,體彩店出奇地熱鬧。老秦不顧老婆聲嘶力竭地叫罵,穿過馬路擠進體彩店,一問才得知:有人在這兒中了一注“大樂透”頭獎,獎金780萬元。
780萬呀!哪個驢日的這么走運,中了大獎?老秦順嘴罵道,惹起一片哄笑。老劉趁機報復:你他媽老陜,昨天不是吹牛說,一定中大獎嗎?大獎呢,咋讓別人中走啦!老秦卻心里倏忽一動,趕緊從衣兜里摸出彩票,躲在一旁悄悄對起來。不對不要緊,一對……他差點失聲大叫:我的媽呀,這驢日的原來是……老秦沒敢吭聲,抖動著綿軟的雙腿,好不容易才擠出體彩店,回到服裝攤,裝得跟沒事人似的,繼續(xù)叫賣。然而,再沉穩(wěn)老道的人,也無法承受如此重大的命運撞擊。老秦忍不住又往體彩店跑,氣得老婆在身后惡聲大罵:看那小狐貍精不榨干你。老叫驢!
三天后,體彩店對面的服裝攤,突然變得空空蕩蕩,老秦兩口子 “失蹤”了。后來據傳,有人曾在體彩中心看到過老秦,夫婦倆每人拎只大旅行箱,準備裝那780萬硬錚錚的大鈔……
盛夏的一個深夜。正沉浸在香甜夢鄉(xiāng)里的我,突然被一陣吵鬧聲驚醒。“著火了!”隨著一聲喊,老婆和女兒也被驚起;艁y中,我趕緊開燈,卻斷電了,而外面嗶嗶剝剝的燃燒聲和刺鼻的煙火氣,隨風從開著的窗戶不斷涌入,更增加了夜的恐怖和人的恐慌。“快走!”老婆拉女兒率先沖出了家門,我隨后也趕緊跳起來抓件T恤就往外跑。原以為是這棟樓失火,待出門一看,才發(fā)現是街對面,我竟然自私地長舒了一口氣。
街邊站著些驚起的男女,包括老袁。路燈早滅了,如果不是對面熊熊燃燒的火光,小街肯定跟和樓道一樣的黑。好在消防車已經鳴笛趕到,消防員一跳下車就忙著拉管子、架梯子,布置滅火,還不時地向老袁借凳子、椅子,老袁也忙得跑進跑出。一問,才知道,是睡在店里的老袁最先看到火,第一時間撥打了“119”。由于老袁及時報了火警,消防車及時趕到,火勢很快就被控制并徹底撲滅,
第二天清早出門,火災造成的慘象令我不忍猝睹:對面半條街都被燒毀,平時生意紅火的簡易攤位和漂亮店鋪,均成斷垣殘壁,連同停在路邊過夜的十數輛小轎車、貨車和摩托,也都被殃及成一堆或半截廢鐵。有女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更多的人則三五成群地站著,或搖頭哀嘆,或呆若木雞。雖然,這慘象跟我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但我心頭還是掠過一絲難以言狀的憐惜和凄涼。這些千里迢迢拖家?guī)Э趤碜蕴炷系乇钡男∩绦∝湥鹪缲澓,螞蟻般辛勤地一毛一分地掙著不起眼的血汗錢,做著各自不同的幸福夢,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瞬間燒成了一片灰燼。透過他們和他們身邊的廢墟,是一道高高的磚墻,已經被煙火熏得斑駁陸離。突然,我后背一陣陣發(fā)涼:高墻后面,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型港資的棉紗廠。站在我居住的四樓,就可以看到廠區(qū)大院內,堆滿了如山的棉紗。如果不是這道圍墻,如果這道圍墻稍微低矮點,如果大火持續(xù)燃燒,或者火勢再大些,那該是怎樣一種可怕的后果呀!我覺得,老袁不僅應該受到所有小街人的敬重和感謝,還應該受到政府的嘉獎。后來據說,那場火災的起因,是一家店鋪的線路漏電引起的。三個月后,火災的廢墟被清除,又有攤位和店鋪陸續(xù)搭建、開張。城市寸土寸金,外來討生活的小商販,哪個能耽擱起寶貴的時光。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在小街住了5年。收入沒有增加,房租卻“芝麻開花”似的節(jié)節(jié)攀升,從最初的120元漲到了現在的400元。時令剛進初秋,房東就理直氣壯地通知:每戶暖氣費上漲150元,一次性繳清。老婆大怒:奶奶個腿,簡直是宰人嘛,老娘不住了!我就故伎重演,好言勸慰:又不是住一輩子。熬過這個冬天,咱就搬家。
老袁突然搬家了。原來,這家伙早就悄無聲息地買好了房,并且已經裝修。向老袁道喜后,我回到家,心里有股說不出的酸楚:看人家老袁,一個遠離鄉(xiāng)土的農民,靠經營間雜貨鋪都買了房,自己呢?上了十幾年學,讀了幾十書,做了多年“國家干部”,辭公職當“作家”天天做發(fā)財的美夢,除浪得點虛名外,至今仍竟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難怪,在“沒文化”的老婆面前,說話都沒底氣。
在這座無聊的城市,在這條雜亂無章的小街上,在樸實憨厚的老袁面前,我仍然不得不繼續(xù)隱匿尷尬的身份,身著光鮮的西裝,保持體面的形象,懷揣瑰麗的夢想,過一個接一個窘迫而艱辛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