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已走過了85年的艱辛歲月,蒼老得走路已經(jīng)有些蹣跚了。
于是,我就成了娘的拐杖。有空的時候,就領(lǐng)著娘在大街上小巷里走走,娘一副寬心、高興的樣子,蒼老的臉上掛著知足和笑容。
每當(dāng)牽著娘的手時,娘就說,心里踏實,不慌張,一雙小腳走路也不害怕,像年輕的時候走路一樣。我問娘,晚上走路害怕嗎,娘說更不用害怕了。為什么?娘笑著說,兒是娘的眼睛啊。聽了娘的話,我的心里涌起一陣酸楚,淚水不知不覺濕了眼眶。這就是曾經(jīng)為全家生計經(jīng)常走夜路的娘嗎?操勞了一輩子的娘,最后連眼睛都老得認不清夜路了。
牽著娘的手,走向春天的田野,讓娘呼吸一下春天新鮮的空氣,讓娘看一看當(dāng)年耕種的那一片片土地。田野上的麥苗已經(jīng)泛綠,娘沿著田埂慢慢踱著步,似乎在尋找當(dāng)年的感覺,我的眼前也頓時浮現(xiàn)出娘手拿鋤頭、鐮刀在地里汗流浹背勞作的身影。那時我們還小,每當(dāng)娘上坡下地,不放心讓我們在家,就領(lǐng)著姐姐、我、妹妹一塊去。到了地頭,把我們安頓好,讓我們不要走遠,注意安全,娘就一頭扎進地里勞作了。我和姐姐妹妹在地頭開心地捉迷藏,堆土堆,玩藏葉葉,不時打打鬧鬧,還時不時誰打誰了哭個一兩聲。娘蹲在苗垅里,看不見我們的影子,聽到我們的哭鬧聲,不放心,時不時扯著嗓子喊,讓我們別瘋鬧、注意安全。莊稼侍弄完了,娘擦去滿頭的汗水,領(lǐng)著我們一塊往家來。娘一個肩膀扛著鋤頭,另一只手只能領(lǐng)著一個,路上我們都想叫娘領(lǐng),娘就換著手領(lǐng),沒領(lǐng)著的,就在后邊跟著跑,一路上高高興興的。娘戴著的葦籬上有時還掛上一串串的螞蚱,為我們回家解饞。
牽著娘的手,在春天的夜晚逛一逛街,活動活動腿腳。月光下,娘絲毫看不出腳不靈便的樣子,大步向前邁,娘知道拌不到,也倒不了。走著走著,娘不知哪來的力氣,竟拽著我向前走了。月影下,一老一小就這樣平靜地走著,春風(fēng)暖暖地吹拂著,就像娘溫暖的手。我止不住想起了小時候娘領(lǐng)我趕集時的情景。夏天的大集上,我纏著娘給我買冰棍吃,冰水滴在胸前的花兜上,濕了一大片。冬天的大集上,纏著娘給我買糖葫蘆吃,一邊走,一邊吃,冰涼酸甜的糖葫蘆,把我的小嘴染得紅紅的,像點綴上了胭脂。娘一手挎著籃子,一手緊緊攥著我的小手,叫我別亂跑,生怕我被擠丟了。回家的路上,娘看到我走累了,就讓鄉(xiāng)親幫著提籃子,她背著我。我趴在娘溫暖的背上睡著了,等被娘擁醒,已經(jīng)到了家里的熱炕頭上了……
牽著娘的手,手心的溫?zé)醾鬟f著一種幸福的感覺,我禁不住想起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娘的這雙日夜操勞的巧手,把我們一天天養(yǎng)大。在我的記憶里,娘賢惠勤快,不但會縫補漿洗,還會繡花納鞋,在那些窮困的年月里,她坡里、家里一刻也沒有空閑。冬天,娘的兩只手因經(jīng)常用冷水洗衣洗菜,凍得裂口重疊著裂口,有時還滲出血水珠。空閑時娘就點上蠟燭,用融化的蠟燭水把裂口封上,娘說很管用,不幾天就好了,當(dāng)再用冷水洗一陣子后,手又裂開了。冬日的漫長夜晚,娘搖著紡車紡棉線,手的影子在墻壁上拉得長長的,我們就在娘的紡車聲里甜甜地睡去,一覺醒來,娘的手還在不停地拉動著。逢年過節(jié),娘就用那雙靈巧的手,拆拆縫縫補補,為我們縫制出各式好看的衣服,讓我們高高興興過新年。離開娘的雙手,窮日子真是無法想向。我覺得永遠報答不完娘的養(yǎng)育之恩。
牽著娘的手,我又感到了做兒子責(zé)任的重大——娘老了,走不了遠路了,就該由兒子來引領(lǐng)。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老牽小,小牽老,天經(jīng)地義,順理成章。我想,一個人來到世上,從牙牙學(xué)語到長大成人,都離不開母愛的手。孩子需要一雙愛的牽引的手,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更需要一雙牽引的手!孩子一天天長大,腳步越來越穩(wěn),會獨立走路,但老人越來越衰老,越來越不會走路,這不更需要一雙牽引的呵護的手嗎?當(dāng)在公園里或大街上牽手孩子或者是戀人時,不要忘記了那雙哺養(yǎng)的手。他們老了,需要牽扶,需要一根刻有愛字的“手杖”。有了牽扶,老人便不再孤獨、寂寞,便有了生活的希望,有了走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牽著娘的手,伴娘走向幸福憧憬的晚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