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阿爸:阿爸,你看見時間長什么樣嗎?
阿爸沒有說話,頓了一會兒他說:長這么大了,還是沒變。
阿爸沒有告訴我時間長什么樣,而是說我這么大了,還是沒有變。是啊,從剛出生不會說話,后來阿爸開始教我說話,我這輩子說的第一個字就是爸。然后,就一直在上學,每天回家也只有飯點兒,阿爸也在外邊工作,見面的時間更少了,平時也只是打打電話。
阿爸剛把電話掛掉,可我還在想剛剛我問的問題,時間到底長什么樣。
時間過的好快,過了21歲生日,發(fā)現(xiàn)自己要去奔三了,感覺自己還挺著急的,不是著急長大,而是著急奔三。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越擠剩下的越少,這并不是消極態(tài)度,只是感嘆而已。
老家住在村子的邊上,再往村外走一點,就有一條河。河不寬,用現(xiàn)在的步子,兩大步而已。河邊有很多水草,河里不時會有一些魚兒在游。那年小學三年級,當時河水還很清,河邊的水草比我個子高一點點,在躲貓貓的時候蹲在里邊就沒人能找到我。正好是周末,那個時候手機和電腦還不是很普及,就算有手機,游戲也沒現(xiàn)在的花樣多。而我們周末的娛樂方式之一是躲貓貓,蠻喜歡躲貓貓的時候的感覺,自己躲在一個地方,等待著另一個人來找,刺激、心在砰砰的跳。當被找到的時候,不管是藏的人還是找的人,都高興的不得了。
這是小學的記憶,也是童年的記憶,留下的是我童稚的笑。
中學時,算是第一次獨自離開家這么遠,雖然路程只有十里。那時騎自行車上學,是二八式自行車,估計現(xiàn)在都找不到了,但在八九十年代還是超級流行的。是不是學生時代都不喜歡上課,不管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中學的時候唯一喜歡的是上學和放學的路上。路上有風景,都是熟悉的風景,雖然說是熟悉的風景,但是有時候怎么覺得那么的陌生。
有人問為什么喜歡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我的回答是,因為喜歡啊。又問為什么喜歡?我呵呵一笑,因為騎車的時候我是最輕松的,腦袋瓜子里什么也不想,這個世界好像只有我自己。單車上的自己,穿梭在風中,有時候簡簡單單,開心愉快的笑一下挺好的。
大學,除了大還可以怎么形容它?我知道大家已經(jīng)準備了許多形容詞,但是對于一個外地上學的來說,一個字就夠了:遠。距離遠,每次要做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這次真的是陌生的風景,都是陌生的;時間“遠”,遠不能做時間的形容,如果形容了還是蠻恰當?shù),時間久遠,在這里上學的時間,也包括回家路上的時間。
大學里結(jié)交了很多朋友,關系很要好,平時沒事在一起聊天、跑步,有時候還會騎車出去轉(zhuǎn)轉(zhuǎn)。時間在變,自行車也在變,以前騎車是為了完成上學和放學這個任務,現(xiàn)在騎自行車純屬娛樂,一種消遣方式,文藝的我們叫它單車。自行車上的我們有說有笑,但是這次騎車,沒有目的,騎到哪兒算哪兒。
回頭一看,沒有看到一同騎車的小伙伴,而是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中學時騎車的窘樣,小學時河邊稚笑的樣子。
時間帶走了好多東西,只留下了記憶和懷念;叵,還有時間在每個階段畫的一個微笑,那是每個時間段的標志,也是自己看了后會笑的。
我記得我的笑,但我卻忘了時間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