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新詩集《女神》中大量運用了現代漢語虛詞,塑造了一個“自我表現”的現代抒情主人公形象,體現了詩人主體“情緒的釋放”,也體現了漢語詩歌語法體系和思維模式的更新,影響了《女神》的自由詩體形式。
虛詞主要是一種評價性語言,往往反映使用者對物象、情感及事理的神情態(tài)度!杜瘛窌r期,詩人情感聲氣的張揚與大量虛詞入詩是分不開的。郭沫若承認自己是一個“沖動性”的“偏于主觀”的詩人。這是崇尚自由民主、追求思想解放、具有現代獨立人格的主人公形象,和五四時期崇尚個性解放的民主思潮息息相關。各種虛詞入詩,能表現詩人各種自由奔放、豐富復雜的情緒。郭沫若認為“詩的文字便是情緒的表現”,這種情緒的自然流露,與虛詞傳聲達意的功能相一致。《女神》中大膽使用各種虛詞,特別是語氣詞,使其神氣貫通、䆖朗豪邁。如“啊”“呀”“呦”“哦”“吧”“嗎”等,甚至以重疊的形式“啊啊”“哦哦”等來直接抒發(fā)主體強烈的情感。據統(tǒng)計,《女神》初版本《鳳凰涅槃》中“鳳凰和鳴”部分15節(jié),僅“呀”就出現52次,在《晨安》中,“呀”字出現了54次。詩人火山噴發(fā)式的激情,借助大量語氣助詞得到了充分展現。在《女神》中,面對新生的太陽詩人直接呼喊“出現了呦!出現了呦!”歌詠力,則直接唱出:“啊啊!力呦!力呦!”浪漫主義激情直接書寫令詩人“動”與“力”的體驗呼之欲出,能夠激發(fā)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新詩中虛詞的激增,是在歐化語法體系和科學理性思維影響下完成的,且不拘詩行字數,能更充分地抒發(fā)現代人的情感思想,體現了由古代詩歌“字思維”向現代詩歌“句思維”的轉變。如副詞的使用,是詩人的情感表現更明晰。“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爐中煤》)詩句語法完整,否定副詞“不”和頻率副詞“也”直接書寫了詩人的主體情感。介詞的使用,明確了現代的時空機事理關系。如“你從你自我當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梅花樹下醉歌》)介詞“從”顯示了主體和自我的關系,是現代詩人的自我表現。連詞的使用,使詩句的邏輯關系更加嚴密,“我愛我國的莊子,/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打草鞋吃飯的人。”(《三個泛神論者》)因果關系連詞“因為”形成對以上詩句的解釋,使句式豐富,強調了詩人主體對莊子的熱愛。
綜上所述,《女神》中大量現代漢語虛詞入詩,是科學主義思潮影響下詩人面臨“五四”時代主潮時的主動選擇。在當時科學思潮和時代變革潮流影響下,現代漢語虛詞大量入詩帶來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思維、形式、審美等方面的顯著變化,進一步推進了新詩的現代化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