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播研究中,調查法是常用使用的量化方法之一。所謂調查法,也稱為問卷調查法,指的是研究者運用統(tǒng)一的問卷向調查對象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一種方法,調查對象通常為能夠代表某個或某一類型群體的人群。
調查法在我國古代就有使用,古代歷代王朝對人口資料的統(tǒng)計收集是調查法早期應用的雛形。19世紀,調查法開始被應用到社會研究領域,用來分析和研究一些社會問題、社會現(xiàn)象等。在大眾傳播研究中,四大先驅之一拉扎斯菲爾德的研究最為典型。他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主持關于政治選舉的研究,就是經典的“伊里調查”,是運用調查法進行效果研究的典范,并開創(chuàng)了傳播效果研究中“有限效果論”的先河。
調查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被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入戶訪問
相對來講,入戶訪問的調查效果相對較好。調查人員和調查對象是面對面直接接觸,應答率一般比其他調查手段略高。但是需要調查人員真誠講明來意,并迅速將其調查意圖。不足是研究費用高,需要花費時間和財力去培訓調查人員,因此成本較高。
2. 街頭攔截訪問
一些商業(yè)公司經常用來調查某產品的美譽度等,可以節(jié)省時間、訪問時間較短,具有靈活性,但調查對象不具有代表性,且被拒絕的概率較大,問題不宜過多,不宜太長,所以相對來講數據質量不高。
3. 電話調查
一種是傳統(tǒng)的電話訪問,另一種是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但是電話訪問可能會出現(xiàn)電話號碼無人接聽、不存在等情況,或調查對象拒絕接受訪問的情況。需要調查人員迅速表明電話來意,消除調查對象的戒備心理。電話調查一般要求問題較簡單,相對費用低些。
4. 個別發(fā)送問卷
也叫留置調查,有時候涉及敏感問題調查時,調查員最好離開調查現(xiàn)場,等調查對象完成答卷后再收集。比如涉及婚戀、情感等問題時可以使用此類方法。
5. 郵寄調查
有時報紙進行讀者調查,會使用郵寄調查方法。將問卷和報紙一起郵寄給讀者,讀者填完問卷后再寄回報社。相對費用低廉,成本小,但可能存在回收率低的情況。
6. 互聯(lián)網調查
互聯(lián)網調查實施便捷,成本較低,調查對象自愿參與,受到的時間空間限制較少。但是會存在調查對象任意作答或無效問卷的情況。
以上研究方法各有所長,在實際開展調查研究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調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