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教學活動和中心,是認識主體,教師只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
作為一門學科理論基礎課,在《新聞學概論》的教學要求中理論知識的掌握占重要地位。但如果只講枯燥的理論,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將辯論賽引入新聞學課堂,并取得了不錯的學生反響。
《新聞學概論》第二講“新聞選擇”中,有一個教學重難點是“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我國媒體作為黨政喉舌,講新聞價值的同時還要講宣傳價值,這兩個概念極易混淆。為使學生成功區(qū)分這兩個概念,本學期教學中我拿出一節(jié)課,將教室變成了辯論賽場,學生變成辯手、評委、主席、觀眾,圍繞《新聞學概論》中的重要知識點“新聞價值”、“宣傳價值”進行了題為“新聞價值與宣傳價值誰更重要”的主題辯論賽。
新聞價值是指事實本身包含的能滿足受眾共同興趣的素質,包括時新性、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宣傳價值是事實本身包含的有利于傳播者,能證明傳播者主張的素質。包括一致性、針對性、普遍性、典型性、時宜性。兩者極易混淆,但通過辯論賽學生理清了兩者的關系。
學生明白了,新聞價值是事實成為新聞的前提,如果沒有新聞價值的宣傳是達不到宣傳效果的;同時宣傳價值也是新聞選擇的重要標尺,事實再有新聞價值若違背宣傳價值是無法傳播的。所以在新聞選擇過程中,新聞價值與宣傳價值都必不可少,縱觀我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都是既有新聞價值又有宣傳價值的。
辯論賽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和改革了課堂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判斷分析,對增強新聞學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大有作用。

漢語言文學1601、1602班辯論賽現(xiàn)場

漢語言文學1603、1604班辯論賽現(xiàn)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