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級新生入學已經(jīng)4個月了,回想起開學初大學英語備課初期,雖然這門課程已經(jīng)帶過一屆學生,但是總覺得這本教材里還有可以挖掘的亮點。于是重新翻開《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的前言和編寫及使用說明找找靈感。
國家的發(fā)展對于高素質國際化人才的需要,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臨之際,其重要性已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而外語教學在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方面始終同國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前言中寫到“遵循用英語階段語言學習規(guī)律,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一方面通過學習材料和活動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是學生在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進文化理解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是教材編寫遵循的整體原則之一,這是從自上而下的渠道去指導教材編寫。那么在自下而上的教學操作中,老師應從語言、內容、思考和文化這四個層面層層推進去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
要實現(xiàn)這樣的宏偉目標,要完成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在英語教學中除了關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所賦予的英語學習新特征,除了關注英語教學方式方法、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主觀能動性,除了關注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我認為英語教學應該狠抓語言基本功。離開這個基礎,離開這個支撐點,從長遠看,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是浮夸的。比如一位學生在閱讀一篇外媒英語新聞或者一篇《中國日報》上推廣中國文化的英語文章時,一篇文章500字,其中有100個生詞不認識,那么也就是20%的生詞率,那么在理解文章的內容時,肯定會大大受阻。或許還不夠詮釋生詞的重要性,試想,一位小學生在看報紙上一篇500字的漢語文章,在他瀏覽的過程中,時不時會有生詞,我們把這些100個生詞用白紙遮住,再來看這篇文章的閱讀,你就可想而知英語閱讀中生詞對于閱讀的重要性了。
本學期大學英語備課回歸英語基本功,在教學中狠抓學生語英語基本功,從小小的單詞入手。期望小小的單詞能夠撐起學生未來職場中的國際化,期望小小的單詞幫助學生順利的通過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期望小小的英語單詞賦予學生考公務員的入門鑰匙。小小的單詞,愿我們都看得見、記得住、用得好! |